(本報記者李翼發自深圳)當大屏幕展示出 24 名曾依賴胰島素的 1 型糖尿病兒童完全停用胰島素,如今血糖穩定達標達到健康人群水平的隨訪數據時,深圳會展中心 4 號館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 功能性治愈并非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我們正在踐行的臨床現實!" 美國訪問學者、深圳寶安高層次引進人才、深圳恒生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安赤穎教授站在 2025CMTF 國際醫療旅游展覽會的講臺上,向來自全球 30 多個國家的醫療專家展示她的團隊臨床治療成果。
7 月 11 日上午,深圳會展中心 4 號館座無虛席。在這場匯聚全球醫療精英的盛會上,安赤穎團隊實現的 24 例 1 型糖尿病患兒完全停用胰島素的臨床成果,成為大會最受關注的突破性進展之一。
(學術報告會議現場)
改寫 1 型糖尿病治療史的時刻
" 當 12 歲的小患者空腹 C 肽恢復至正常水平,停用胰島素 12 個月后血糖仍穩定在 5mmol/L 左右時,我們知道 1 型糖尿病治療范式正在被改寫。" 安赤穎教授在 "1 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臨床實踐 " 報告中,分享了這一里程碑式突破。
她展示的 24 例成功案例中,患者年齡在 4-30 歲之間,均為 1 型糖尿病患者。通過 MDT to HIM 整合醫學診療模式,這些患者實現了胰島功能恢復和胰島素抗體轉陰。
安赤穎團隊的治療方案是多學科協作的結晶:通過功能醫學質譜平臺精準檢測,發現患者 β 細胞受到免疫攻擊的關鍵因素;從修復腸道黏膜入手,重建腸道菌群平衡;結合免疫調節和中醫西醫整合治療手段,最終幫助患者擺脫胰島素依賴。
" 我們不僅關注血糖數字,更著眼于修復導致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 安赤穎教授強調,這種整合醫學模式特別適用于早期診斷的患者,在胰島功能尚未完全喪失的窗口期進行干預,可顯著提高功能性治愈成功率。
1 型糖尿病細胞治療競速賽
在 CBIC 細胞生物產業大會展區,細胞治療技術成為最受矚目的焦點。美天旎生物技術等企業展示了全自動化細胞制備平臺、流式細胞儀等尖端設備。
安赤穎在報告中指出,細胞治療為 1 型糖尿病治愈帶來新希望,并列舉了全球三大突破性進展:
美國 Vertex Pharmaceuticals 開發的 VX-880 療法,利用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分化的胰島 β 細胞,Ⅲ期臨床試驗顯示部分患者實現胰島素停用;
日本京都大學 今年 2 月完成全球首例基于 iPSC 的異體胰島移植,患者術后無需免疫抑制劑;
中國鄧宏魁團隊 通過化學重編程將患者自體脂肪細胞轉化為 CiPSC,并分化為功能胰島樣細胞,相關藥物已進入Ⅰ期臨床試驗;
" 雖然干細胞療法仍面臨免疫排斥、細胞存活率低等挑戰,但整合醫學與再生醫學的結合代表了未來方向。" 安赤穎表示," 對于早期患者,我們通過綜合干預實現功能性治愈;對于晚期患者,未來可通過細胞療法重建胰島功能。"
(安赤穎團隊在病區巡視 1 型糖尿病患者)
1 型糖尿病從治療到預防
安赤穎教授在報告中呼吁建立 " 早篩-早診-早干預 " 體系。她指出,1 型糖尿病存在明確的干預窗口期,通過自身抗體檢測可在臨床癥狀出現前識別高危個體。
" 一級親屬中有 1 型糖尿病患者的人群,發病風險是普通人群的 10 倍。早期干預可使酮癥酸中毒發生率降低 90%。" 她建議將自身抗體檢測納入常規體檢,并推動社區醫療機構開展高危人群篩查。
在治療策略上,安赤穎團隊采用階梯式方法:對新診斷患者實施免疫調節和代謝干預;對胰島功能部分保留患者進行 5R 腸道修復、整合免疫阻斷、腸道菌群重建;而對胰島功能完全喪失的患者,則幫助其實現胰島素減量,血糖穩定達標,為未來接受細胞治療創造條件。
" 每一次突破都在重塑 1 型糖尿病的未來。" 安赤穎在報告結束時強調," 從胰島素替代到免疫干預,從被動控糖到主動預防,我們正在改寫疾病的自然病程。"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7-18291-0.html終結胰島素依賴?深圳團隊公布24例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