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藝藝 杭州報道
溫州“鞋王”奧康國際(603001.SH)實控人王振滔,決定出售旗下另一生物醫藥資產康華生物(300841.SZ)。
7月20日晚間,康華生物一紙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5%以上股東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及實控人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傳遞出控制權變更的信號。
從康華生物7月14日(星期一)宣布籌劃控制權變更停牌,到7月21日(星期一)復牌,僅僅過去一周左右。
根據《股份轉讓協議》,上海萬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萬可欣生物”)擬以18.51億元受讓實控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動人奧康集團、股東濟南康悅齊明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康悅齊明”)合計持有的約2847萬股股份(占比21.9064%),同時,萬可欣生物還將獲得王振滔所持約1050萬股股份(占比8.0829%)的表決權,從而合計擁有康華生物約29.99%的表決權。
成立于2025年7月的萬可欣生物,顯然是一個為收購而新設立的平臺公司。
穿透其股權結構后,可以看到上海市國資委通過一系列嵌套結構間接持股:該公司執行事務合伙人為上海上實生物醫藥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有0.001%合伙份額,此外,上海生物醫藥并購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80.209%合伙份額,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9.790%合伙份額。
其中,上海生物醫藥并購私募基金,不乏上海醫藥(601607.SH)、東富龍(300171.SZ)、君實生物(688180.SH)等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
新買家隱現上海國資
根據交易方案,萬可欣生物擬通過“股份協議轉讓+表決權委托”的組合,獲得康華生物控制權。
其中,針對股份轉讓,萬可欣生物擬以自有資金出資7.01億元,擬以銀行并購貸款出資11.50億元等方式,受讓獲得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動人奧康集團、康悅齊明合計持有的康華生物約2847萬股股份,其中包括王振滔持有的約350萬股股份(占比2.6943%),奧康集團持有的約1631萬股公司股份(占比12.5478%),康悅齊明持有的866萬股公司股份(占比6.6643%)。
這部分股份轉讓價格為65.0266元/股,交易總價為18.51億元。
與此同時,針對表決權委托,王振滔擬將其個人持有的剩余約1050萬股公司股份(占比8.0829%)對應的表決權、提名和提案權、參會權獨家、無償且不可撤銷地委托給萬可欣生物行使。
其中,股份委托期限自股份交割之日起長達36個月,經王振滔書面同意后,可自動延長3年。
通過這一精心設計,萬可欣生物將合計控制康華生物約29.99%的表決權,恰好低于30%的要約收購紅線。
(圖片來源:康華生物公告)
作為接盤方的萬可欣生物,究竟是什么來歷?
根據披露的交易方案,萬可欣生物的成立時間為2025年7月8日,注冊地址位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張江路58、92號18幢,出資額7.63億元。
作為一個新設立的平臺公司,萬可欣生物背后隱現實力雄厚的上海國資身影。
作為有限合伙企業,該公司執行事務合伙人為上海上實生物醫藥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持有0.001%合伙份額,上海生物醫藥并購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80.209%合伙份額,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9.790%合伙份額。
其中,上海生物醫藥并購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有15位出資人,包括上海國投先導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45.34%,上海醫藥(601607.SH)出資20.16%,新華保險(601336.SH)出資9.07%,東富龍(300171.SZ)出資4.03%,君實生物(688180.SH)出資2.02%等。
(圖片來源:康華生物公告)
此外,今年4月初,“上海國資”官方微信公眾號介紹,“上實集團聯合上海國投先導母基金發起的百億規模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近日完成首關落地,規模50億元”“上海生物醫藥并購基金由上實集團旗下上實資本作為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資人包括市級母基金上海國投先導母基金,生物醫藥重要承載區浦東張江、嘉定區出資平臺,上海醫藥、東富龍、君實生物、鎂信健康等上海市醫藥行業企業,以及新華保險、工銀安盛、中銀國際投資等金融機構。”
不過,市場對這筆交易的未來整合效果似乎仍在觀望,康華生物7月21日股價低開,收盤下跌6.87%,7月22日下跌1.10%,報66.32/股,總市值86.18億元。
人二倍體狂犬疫苗賣不動了
創業板上市剛滿五年的康華生物,出讓控制權,背后不得不提及公司的業績困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在2020年登陸創業板上市當年,康華生物實現營收10.39億元,歸母凈利潤4.08億元;2021年實現營收12.92億元,歸母凈利潤猛增至8.29億元;2022年實現營收14.47億元,歸母凈利潤5.98億元。
但高光時刻,可謂轉瞬即逝。
盡管公司2023年營收達到15.77億元高點,但當年歸母凈利潤已有下滑態勢。
2022年-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從5.98億元下降至5.09億元,并進一步下降至3.99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康華生物歸母凈利潤僅為2070.86萬元,同比驟降86.15%。
業績承壓背后,是公司核心產品銷售下滑的挑戰。
目前,康華生物共有2種自主疫苗產品,為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和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其核心收入來源為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
作為國內首個上市銷售的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康華生物的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最近三年批簽發數量持續下降,2022年-2024年批簽發數量分別為809.58萬支、693.89萬支、389.76萬支。
對于2024年公司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批簽發數量為389.76萬支,較上年同期下降43.83%,公司解釋主要源于“加強存貨管理,基于銷售計劃、庫存量等因素調整了生產和批簽發計劃”。
不過,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目前,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仍為國內使用的主流狂犬病疫苗,根據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所過往生物制品批簽發數據,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在中國批簽發占比約90%。
從公開信息來看,Vero細胞狂犬病疫苗的單支價格在100-200元區間,全程接種費用約在500元之內,具有價格優勢,如2024年8月,華蘭生物(002007.SZ)生產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在湖北省武漢市采購結算價降至127元/支,其他地區降至129元/支。
相比之下,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的價格偏高,單支價格約為300元,若按照全程五針接種流程,總費用將超過1500元。
此外,對康華生物而言,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已經不再是其獨門生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康泰生物(300601.SZ)全資子公司民海生物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2024年4月實現上市銷售,成為該領域的第二家企業。
一位疫苗行業從業人士近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疫苗行業整體競爭激烈,“過去押中一個大單品就能賺錢的神話,可能不會再有。未來,一定是布局豐富產品管線的疫苗企業,才能更好地抵御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康華生物在控制權轉讓方案中,還設置了業績承諾安排,奧康集團及王振滔承諾,康華生物在2025年及2026年兩年承諾期內,實現扣非凈利潤合計需不低于7.28億元,且同期研發費用合計不低于2.6億元。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7-18305-0.html溫州“鞋王”18億甩賣康華生物,上海國資成新東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