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20日電 題:DeepSeek引爆算力產業,“東數西算”前景光明
作者 熊焰 元宇宙與碳中和研究院院長、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聯席總干事
近段時間以來,DeepSeek以其驚人的表現,吸引了大量全球活躍用戶,并很有可能成為全球日活用戶第一的大模型。DeepSeek的崛起不但對算力產業帶來了深遠影響,還可能改變產業投資的邏輯。
首先,DeepSeek的廣泛應用,將使算力需求持續增加。根據杰文斯悖論,當科技大幅降低成本后,需求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成本下降而迅速擴大。智能算力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其需求必將持續、大幅度增長。中國算力產業需要持續大力發展。
其次,DeepSeek帶來的大模型功能顯著提升和成本大幅下降,必將引發行業應用的大爆發。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規模化典型應用,以及大模型在類似“微信”“小紅書”等使用人數廣、用戶活躍度高的應用上的突破。同時應當注意到,目前阻礙大模型應用落地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算力成本過高。如果能夠解決包含硬件(以芯片為代表)、軟件(以適配軟件為代表)以及電力的問題,將有助于大模型應用的落地推廣。
此外,“東數西算”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算力成本中的電力成本占三分之一左右。當前的算力需求集中在東部地區,電力均價較高。由于算力是不可移動的,但任務和數據可以移動,因此算力交易、算力調度成為可能。在人工智能時代,大模型預訓練對時延的要求不那么高,因此“東數西算”前景光明。西部有著巨大的光伏風電資源,如果就地消納,通過建設大規模的智算中心,將大幅度降低算力成本,把中國綠電的優勢轉變成算力優勢。
同時,應當注意到算力產業面臨“三個同時存在”的挑戰:一是預訓練、精調與推理三種需求同時存在,但這三者的供給方、需求方與生態完全不同,協調不善可能帶來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技術發展不均衡以及產業鏈協同困難等問題,因此,如何有效協調和平衡預訓練、精調與推理這三種需求之間的資源分配、技術支持和生態建設,成為算力產業面臨的重要挑戰;二是算力緊缺與設備空置同時存在,供求錯配明顯,應用場景開發滯后;三是進口芯片與國產芯片同時存在,異構算力使用迫在眉睫,而異構算力的使用存在著較高門檻,因此算力芯片國產化勢在必行。
從算力產業的投資角度看,率先實現突破的產業可能受到關注。可能率先實現突破的產業領域需符合三個特征:超級復雜、大模型能顯著提高降本增效、具備支付能力。據此判斷,金融、大健康、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有望成為突破口。此外,突破的載體可能是智能體Agent(人工智能代理),若干個行業應用的Agent可能會率先取得突破。我們要更多地關注有經濟性、規模化的典型應用,降低算力成本是大模型產業落地的關鍵。而算力的終極解決方案,則寄希望于量子計算與小型可控核聚變。(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孫慶陽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2609-0.html熊焰:DeepSeek引爆算力產業,“東數西算”前景光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