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民航局發布新規,明確禁止未獲3C認證及被召回型號充電寶登機。這一看似普通的安檢升級,卻揭開了國內充電寶行業的深層危機。新規實施首日,首都、浦東等機場安檢口即查獲大量違規充電寶,部分品牌線上旗艦店緊急下架產品,資本市場相關概念股應聲下跌。
這場風暴的源頭指向全球第二大聚合物鋰電池制造商安普瑞斯。調查顯示,該公司供應的電芯存在隔膜材料缺陷,可能導致熱失控。受此影響,羅馬仕、安克創新、小米等頭部品牌相繼宣布召回問題產品。其中安克創新召回71萬余個充電寶,羅馬仕召回49萬臺,涉及產品幾乎覆蓋全系型號。市場監管總局數據顯示,僅6月以來就有超20款主流品牌充電寶的3C認證被暫停或撤銷。
行業數據顯示,我國現存1.7萬家充電寶生產企業,但真正具備核心技術的企業不足百家。過去五年行業經歷慘烈價格戰,主流產品價格從百元檔降至20元區間。某頭部品牌高管坦言:"15000mAh容量產品成本至少要80元,有些廠商用50元成本打價格戰,質量自然難以保障。"這種惡性競爭直接導致供應鏈層層壓價,最終催生出安普瑞斯這樣的"低價陷阱"。
新規實施帶來的連鎖反應正在顯現。電商平臺搜索指數顯示,"3C認證""航空專用"等關鍵詞搜索量激增300%。深圳華強北經銷商透露,近期合規產品訂單量環比增長200%,但庫存中仍有約40%的老舊型號亟待消化。物流方面,順豐、中通等企業已暫停問題品牌產品收寄,菜鳥網絡則直接拒絕所有充電寶運輸。
行業洗牌已不可避免。IDC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國內充電寶出貨量同比下降18%,但頭部企業集中度提升至72%。安克創新緊急切換ATL電芯供應鏈,雖導致成本上漲25%,但其市場份額已回升至28%。小米依托生態鏈優勢推出18W快充安全套裝,羅馬仕則嘗試通過海外眾籌重啟市場。值得注意的是,老牌3C品牌羽博憑借全系3C認證產品,近兩周銷售額同比增長450%。
這場危機也暴露出監管盲區。現行3C認證標準對電芯材料變更缺乏動態追蹤機制,導致問題產品流入市場。市場監管總局已啟動專項審查,要求所有鋰電池企業建立原材料追溯系統。
業內人士預測,經過此輪整頓,行業將呈現三大趨勢:一是技術門檻提升,快充、高能量密度等技術成為核心競爭力;二是價格體系重構,合規產品均價或回升至50-80元區間;三是渠道變革加速,機場、高鐵等特殊場景將催生專屬充電服務。正如某券商分析師所言:"這次危機本質上是行業從野蠻生長向品質競爭的必經陣痛,真正重視研發的企業終將穿越周期。"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10763-0.html民航局新規引發充電寶行業地震,頭部品牌陷信任危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