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一連引進3名青年學者。其中,王國慶于今年6月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擔任量子材料科學中心助理教授。他曾在2018年7月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2023年6月于麻省理工學院獲得量子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2023年6月至2025年5月于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
王國慶
據學院方面介紹,王國慶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傳感和精密測量、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等,專注于固態自旋和中性原子陣列平臺的高精度量子操控,取得系列創新成果。以第一/通訊(含共同)作者身份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評論X》(Physical Review X)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13篇。申請美國專利3項,已獲授權1項。研究成果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Physics Magazine)等學術媒體給予亮點報道。
同在今年6月,阮善明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任物理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阮善明于2014年6月獲得蘭州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2017年7月獲得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碩士學位,2021年7月獲得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滑鐵盧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2021年9月至2025年6月先后于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基礎物理學研究所、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從事助理研究員、博士后等研究工作。
阮善明
學院方面介紹,阮善明從事量子引力的全息理論研究,致力于利用糾纏熵、復雜度等量子信息與量子計算中的工具,深化對量子引力,特別是黑洞與宇宙的全息性質的理解。在復雜度、黑洞信息佯謬、雙重全息、de Sitter全息等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相關成果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高能物理學雜志》(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等期刊。
另外在今年5月,康奈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長聘副教授李锜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擔任大氣與海洋科學系長聘副教授。
李锜
李锜2011年7月于美國卡爾頓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6年8月于普林斯頓大學土木環境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先后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7月任康奈爾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助理教授,2024年11月晉升為長聘副教授。
李锜主要從事大氣邊界層湍流的研究,研究興趣包括城市大氣物理、城市氣候與水文氣象過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被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學院、Physics World、中國新聞網等報道。獲2022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教師早期職業發展獎(NSF CAREER Award)。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大學1913年設立物理學門,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1919年更名為物理系。抗戰時期,北大、清華、南開三校物理系合并于西南聯合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后,北京大學物理系集原北大、清華、燕大三校物理精英成為我國高校實力最強的物理重鎮,并先后創辦或參與創建全國高校第一個核科學專業、半導體物理專業、地球物理專業、微電子專業等。2001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在原物理系以及重離子物理研究所、技術物理系核物理專業、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與氣象專業、天文系的基礎上組建成立。
(原標題:北大物理學院一連引進3名青年學者)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8-5581-0.html北大物理學院引進3名青年學者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