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王一剛 報道
2025年市中區"0531"公共藝術展現場,濟南市經八路小學師生團隊精心打造的創意互動裝置《書韻·泉影》精彩亮相。這件集閱讀、科技與家鄉情懷于一體的作品,背后是師生們近四個月的汗水與智慧。
靈感生發 從“一本書”到“一座城”
作品最初的創意來自一堂美術課。當老師展示世界著名建筑折紙藝術時,學生小林突然舉起畫滿線條的草圖喊道:“能不能讓書像城市一樣立起來?”這個充滿童趣的提問瞬間點燃了全班的想象力。孩子們爭相提議:“加上趵突泉的噴泉!”“要做成能翻開的立體書!”美術老師敏銳捕捉到這個創作的契機。在隨后的創意工作坊中,學生們用彩泥、卡紙制作了十余個微型概念模型,“書與城”的雛形漸漸清晰——最終演變為融合書籍、泉城地標與科技元素的《書韻·泉影》。這個從美術課堂萌芽的靈感,見證了藝術教育如何激發孩子的創新思維。
設計挑戰當書頁“站”起來
“書頁如何立體化?”成為第一個難題。
學生們嘗試用紙板、泡沫塑料制作模型,但總顯得單薄。六年級的小明提出:“先打印骨架,再覆蓋鏤空金屬板!”團隊采納了他的建議,并加入不銹鋼支撐結構,終于讓書頁既輕盈又穩固。
張燕老師回憶道:“孩子們甚至研究了建筑力學,只為讓裝置能抗住大風。”
鄉土情懷泉標的“溫度”
如何讓泉標既美觀又有意義?學生們走訪了濟南老城區,收集市民對泉標的記憶。一位參與繪畫的學生說:“每一筆都是我們對濟南的愛。”
成長裝置之外的美好
《書韻·泉影》不僅是一件展品,更記錄了孩子們從“不敢動手”到“主動創新”的蛻變。正如指導老師所言:“作品的每一處細節都在訴說——當傳統遇見未來,當個體融入集體,奇跡就會發生。”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8-4285-0.html經八學子“0531少年制造”公共藝術裝置作品“書韻·泉影”幕后記錄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喜訊!菏澤學院新增5個本科專業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