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個可精準診斷罕見病的醫學影像多模態大模型矩陣“明岐”正式亮相。
當天,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共同承辦的“AI賦能精準診療創新發展學術會議”在上海舉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申康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等單位的專家,圍繞“可信智能·精準診療”主題展開對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罕見病是指患病人數占總人口的0.65‰—1‰的疾病。我國將之定義為發病率低于1/10000的疾病。罕見病往往病情復雜且臨床資源稀缺,患者確診周期可長達數年之久。“明岐”由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LoCCS實驗室的王爍教授領導科研小組研發,采用“大模型能力矩陣+專家路由協同”雙引擎驅動架構,通過多模態深度學習技術,整合醫學影像、病歷文本以及化驗指標等數據,為醫生在罕見病診斷中提供科學、透明的決策支撐,在診斷精準度與效率方面實現了跨越式提升。
湘雅三醫院消化內科的專家驗證顯示,“明岐”在克羅恩病(被稱為“不死癌癥”)等消化道病種上,診斷準確率超過92%。
“明岐”還首創“透明診斷艙”機制,能將每一個診斷步驟和推理過程可視化呈現,并配合相似病例庫對比,實現對疑似病變區域的精準標注以及診斷路徑溯源。LoCCS實驗室成員孫士鋒教授說,醫生和患者往往最關心的是“AI為什么得出這個結論”,可解釋性是獲得臨床認同的關鍵,這令醫生敢于并愿意在真實場景中使用AI。
高算力部署與數據安全問題是醫療AI落地的“攔路虎”。“明岐”采用模型蒸餾和量化技術,將需求從上百萬元的GPU服務器降至約10萬元的一體機便可完成大模型推理。LoCCS實驗室專家賀超翔說,這一成果讓縣域及基層醫院也能低成本享受專家級診斷系統,并通過本地化部署滿足患者數據隱私安全等合規要求。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8-3217-0.html可精準診斷消化道罕見病的醫學多模態大模型發布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