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寧公職人員孫先生分享下班后送外賣的經歷。圖/社交平臺截圖
公職人員利用下班時間“搞副業”,可行嗎?
近日,四川遂寧公職人員孫先生分享其利用業余時間送外賣的經歷,引發各界熱議。據封面新聞報道,他經本單位批準同意后兼職送外賣,平均每天送3個小時,一天能賺100多元,并大方表示,“沒覺得掉面子,都是服務行業。”
公職人員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高,為什么還要兼職送外賣?看到這則新聞,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外賣員體力勞動者的身份與職業狀態,與“坐辦公室”的機關工作人員存在某種角色反差。
然而,基層公職人員的職業狀態并非只有“光鮮體面”的一面。現實中,大多數公職人員并沒有一些人想象中的“不差錢”,如果想要改善生活,或者應對家庭突如其來的資金需求,僅憑工資收入有可能捉襟見肘。
以此而言,公職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從事合規的副業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家庭收入,也能夠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強市場活力。
當然,相比于“有沒有需求”,更多人更關心的是“能不能”。雖然法無禁止即可為,但公職人員不僅代表著所在機關單位的形象,也是公權力的行使者。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上,其一言一行都可能關涉公共利益,從事副業活動理應接受必要的約束,符合相應的規范。
首先是時間上的約束,這和任何行業從業者的職業倫理都一樣。公職人員從事副業的前提,仍然是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不能為副業而透支本該用于主業的體力、精力。
更重要的是,公職人員的兼職類型、內容有嚴格要求,不能碰的領域堅決不要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明確,公職人員開展副業需嚴格遵循《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條例》等相關規定。
有關部門還特別指出,“掛證”取酬、借“理財”名義違規圈錢、違規從事有償中介活動、違規兼職、利用“公家”資源攬私活等行為,屬于公職人員兼職活動不能觸碰的紅線。
當然,上面只是列舉了公職人員違規兼職的部分典型表現。當官發財兩條道,公職人員從事任何副業,都要避免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影響公正執行公務,堅決防止兼職活動成為權力尋租或權力變現的“過墻梯”。
因此,具體到每一位公職人員能從事哪些類型的兼職,要結合所在單位的管理制度及副業性質綜合判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哪怕是送外賣、開網約車這樣的“體力活兒”,如果公職人員掌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交通管理等相關方面的職權,恐怕也要避避嫌。
當然,對于達到一定級別和特殊崗位的公職人員,根據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還須主動向組織報告兼職收入等信息,不得隱瞞兼職行為和收入。
現實中,一些機關單位設立了報備制度,公職人員經審批后可從事副業活動。報道中兼職送外賣的孫先生,之前已向單位提交相關申請,并獲得了批準同意。這也是他敢大大方方“搞副業”的原因。
可見,在一些地方單位內部,對公職人員“搞副業”有著相應的制度安排,但從公眾熱議的反應來看,仍覺得這是一件新鮮事。
這也提醒,有關方面仍需繼續完善制度,出臺相關操作規范;同時也要通過加強信息公開,做好必要的釋疑工作,增強公眾的理解和信任。
創造寬嚴適度的制度環境,在探索中不斷明確公職人員從事副業的邊界,完善具體制度規范,不僅能夠讓公職人員合情合理合規“搞副業”,也能更好實現公共資源與個人才智的良性流動。公職人員“搞副業”的機制越規范,公眾爭議就越少。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賈寧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6-3074-0.html公職人員搞副業,越規范則爭議越少 | 新京報社論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紅色戲劇的集體回響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