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劉瑞琪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來了“山寨院長”?日前,一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浙江分院正式揭牌 賦能浙企高質量發展》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引發網友關注,文章和配圖中赫然出現“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曹玉磊”與企業家簽約的文字。然而網友敏銳察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實為著名經濟學家白重恩教授,那這位突然冒出的“曹院長”又是哪位?
媒體從權威渠道確認,清華經管學院教職工中根本沒有叫“曹玉磊”的人士。在此前的公開文章中,曹玉磊曾多次以“清大經管院長”“清大經管執行院長”“清大經管同學會會長”等身份公開活動,并且其公司微信公眾號頭像的顏色也與清華大學校徽顏色一致。面對記者追問,曹玉磊反而“委屈”,稱他是“清大經管”執行院長,從未在清華大學上學、任職,被網友舉報自己措手不及,心里發慌。
至此,“清大經管”是真是假,公眾心中已有定數。曹玉磊的“山寨”并不是個例,近年來網絡上不乏出現“北大特聘教授”“復旦客座研究員”等刻意模糊界線的虛假身份,通過“擦邊”知名學府的簡稱來混淆和誤導公眾認知。這類“學術李鬼”為何總能得逞?是誰在給他們表演的舞臺?
這場“山寨”院長的鬧劇,其背后其實是環環相扣的利益鏈。在社會活動中,各大名校往往是企業想合作的對象,特別是若有清華大學這類頂尖高等院校的教授做背書,其含金量不言而喻。企業想利用名校光環為實踐活動鍍金,“李鬼”們正是拿準了這種心理,看準企業對名校名人的追捧,搭建起山寨學術身份,再從中收割身份套現的利益。企業想鍍金、合作機構裝聾作啞,監管審核缺失,才讓“學術李鬼”得以一路綠燈,暢行無阻。
事件曝光后,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布嚴正聲明回應,及時控制了輿論導向,強調學院教師信息均通過官方網站公開,提醒公眾注意辨別,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名校的公信力和聲譽不容侵犯,冒用名校名義屬于侵權行為,應當合理追責令其付出沉重的法律代價。更重要的是,如此荒誕的“山寨院長”鬧劇莫再重演,名校頭銜不是生意道具,企業要早日破除“名校崇拜”思維,不能再給“學術李鬼”表演的空間和舞臺。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9963-0.html敢當時評丨“山寨院長”簽約,是誰在給“學術李鬼”提供舞臺?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