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業一年76人被查,石油、電力系統是反腐主戰場
作者:郭霽瑩
今年能源業反腐持續高壓態勢。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不完全統計,2024年,能源業已有76人接受審查調查,另有17人被處分,不到5天便有一人被查。此數據遠高于2023年全年的20人被查、12人被處分。(注:數據僅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披露信息,部分數據因當年調查后被處分而存在重復)
今年能源業被調查的76人中,包括57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干部,15名省管干部以及4名中管干部。被調查的中管干部分別是,中國大唐集團原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寇偉,中國海油集團原黨組副書記、總經理李勇,中國南方電網黨組成員、紀檢監察組組長龍飛,中國石油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宜林。
17名被處分干部中,包括中管干部4人,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干部1人,省管干部12人。
退休不是“護身符”,多名干部退休后仍然被查。例如,王宜林、李勇、寇偉等多名中管干部在接受調查時均處于退休狀態,王宜林、寇偉分別在退休4年、2年后被查,李勇在退休3個月后被查。這些人在所屬系統均有三四十年不等的履職生涯。
石油、電力系統是反腐主戰場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石油化工、電力系統反腐呈高壓態勢,分別有29人、26人被調查,占全部被調查人數超過38%、34%。被調查干部中,另有14人來自煤炭系統,6人來自核能系統,以及2人來自國家和地方能源局。
“我國國情決定了能源行業由國家深度調控,而電力、石油、煤炭等能源行業因關系國計民生,其主要業務更是為國家所壟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曾發文指出,國家賦予有關部門能源項目審批權和大型國企壟斷經營權,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保護國家能源安全。“但是,相對集中的能源審批權和國有企業的壟斷經營權,很容易成為想要進入或涉足能源行業的企業或個人公關的對象,導致能源領域成為權力尋租的重災區。”
例如,最高人民檢察院5月9日發布消息,中國石化集團天然氣分公司原副總經理吳燦奇涉嫌受賄罪一案日前被提起公訴,根據指控內容,吳燦奇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在傾斜天然氣氣源、劃撥天然氣指標、獲得天然氣工程等方面謀取利益。
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是中國石化直屬負責天然氣業務發展的專業化公司。當前,國內天然氣市場雖向市場化交易過渡,但上游氣源資源基本仍由“三桶油”控制,氣源價格只是部分放開。在全國供氣量中,中國石化占比近三成。
山西煤炭反腐高壓持續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今年被查15名的省管干部中,近半來自山西煤炭系統,其中多人為晉能控股集團“老人”,比如集團首屆領導班子成員唐軍華、原副董事長李鴻雙等。這意味著,2022年開啟的山西煤炭系統反腐敗仍在強勢推進。
2020年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啟動。晉能控股集團于同年9月經批準成立,由原同煤集團、晉煤集團和晉能集團聯合重組,同步整合了山西焦煤、潞安化工、華陽新材料等相關資產。集團首屆領導班子成員包括原董事長郭金剛,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李鴻雙,劉文彥、王存權、宣宏斌、唐軍華等人。
2022年初,已退休兩年的原同煤集團董事長張有喜被查,揭開了山西煤炭反腐的序幕。隨后,晉煤控股集團原副總經理馬占元、集團首任董事長郭金剛、集團原副總經理宣宏斌和劉文彥等人,于同年相繼被查。今年以來,又陸續有原晉能集團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席王建設,晉能控股集團原專職外部董事劉克功,晉能控股集團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李鴻雙,山西焦煤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武華太,晉能控股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唐軍華等干部被查。4月10日,山西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茂盛被查,此人曾任原晉煤集團總經理以及原山西焦煤集團董事長等職,在晉煤集團履職期間曾是李鴻雙下級。
前述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文章指出,能源領域的深度調控與壟斷有其合理性,但也容易導致權力運行的封閉性,給制約和監督權力帶來困難。“當外部力量無法滲入權力運行之中對掌權者進行有效監督時,互相制衡的雙方或多方權力主體就容易產生共謀和非法協作傾向,導致窩案串案。”
年初召開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要強化反腐敗高壓態勢,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對象。堅持個案查處與系統整治相結合,深化整治金融、國企、能源、煙草、醫藥、基建工程和招投標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627-0.html能源行業一年76人被查,石油、電力系統是反腐主戰場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