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20日電 國新辦20日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夯實‘三農’基本盤,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有關情況。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在會上表示,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
張興旺回應媒體如何抓好落實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問題稱,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2025年的“三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專門的實施意見,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重點任務,千方百計促進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在工作布局上,農業農村部重點從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堅持穩面積、提單產、增品質共同發力,落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任務,扎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深入推進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確保糧食穩產豐產,大豆油料產能穩步提升。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統籌抓好肉蛋奶、果菜茶等生產,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二是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緊盯每一個監測對象、每一個有返貧致貧風險的個體,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做到應納盡納、應扶盡扶。提高幫扶產業和脫貧勞動力就業質量,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同時,要做好過渡期評估收官,謀劃好過渡期后常態化監測幫扶措施。
三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不懈把“千萬工程”經驗理解透、學到手、運用好,指導各地完善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工作機制,系統推進鄉村產業、組織、人才、生態、文化五個振興,注重由點及面、帶動全局,分階段分步驟持續用力抓,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重點實事。要讓鄉村更宜業。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農業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大力開發農業農村新功能新價值,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動強化和創新聯農帶農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要讓鄉村更宜居。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村莊的顏值,務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集中投向農村群眾急需急盼的村內道路、衛生廁所、生活污水處理等領域,推動強化農村“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公共服務供給,讓農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要讓鄉村更和美。持續推廣積分制、清單制、接訴即辦等務實管用的鄉村治理方式,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引領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四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確保絕大多數農戶原有承包地繼續保持穩定。圍繞保障居住、管住亂建、盤活閑置、加強宅基地規范管理。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帶動小農戶提高生產水平。(中新經緯APP)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209-0.html農業農村部: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