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社交媒體,三十幾歲的她在朋友圈曬出晨跑軌跡圖,配文“五點起床的奇跡”;四十幾歲的她,在小紅書分享周末徒步裝備選購攻略;五十幾歲的她在抖音分享自制養生茶配方,評論區閃現幾個“求同款保溫杯鏈接”的留言。
健身、養生、親近大自然……這些看似零散的生活碎片,勾勒出了一幅幅中年女性的精神圖譜。
在生活的細碎里汲取力量
52歲的“落雪聽梅”有一兒一女,身體健康,時間自由。照片里,她有一頭烏發,身后的背景是青蔥的翠色和陽光灑落的細碎光芒。這種年輕的生命狀態和“兒女雙全”“有錢有閑”的人生配置,引來了不少網友的羨慕。網友開玩笑道“中年少女頂頂配”。
圖片來自小紅書網友分享
當然,這種“完美配置”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家庭兩手抓,是司空見慣的她們。在這種常態化的忙碌配置下,獨處時的她們喜歡做些什么?
在一篇名為“中年少女們,請交出你們的精神寄托吧”的小紅書交流帖子下,有人展示了自己繪制的一幅幅生活小像,給自己畫了臺歷;有人從不會拿毛筆,到下筆如行云流水;有人在書桌一隅開辟了溫馨角落只為沉浸式讀書;有人用手賬記錄了屬于自己的時光機。
圖片來自小紅書網友分享
從繁華的追逐到實用主義的沉淀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京洞察通過問卷形式與1200位女性消費者一起對話生活狀態、情緒調節、消費主張等話題,調研結果顯示,58.7%的80后女性會基于更多信息做出購買決策,精準滿足自身所需;39.0%的80后女性會關注到家庭各個角色的消費需求。
另一方面,健康類產品(45%)、體驗型消費(45%)、科技和智能產品(42%)是80后女性的消費重點。
圖片來自京東調研問卷
在這些工作多年、擁有了一定經濟實力的中年女性身上,甚少看到通過大肆購買奢牌來展示“悅己消費”,與之相反的,是她們更加注重在身體健康、情緒穩定、精神充實方面的消費。
中年女性開始用“能量密度”衡量消費價值:一件羊絨衫的溫暖觸感勝過十個快時尚包包,一節私教課帶來的多巴胺分泌比奢侈品更令人愉悅。這種轉變背后,是她們對“悅己消費”的深刻理解——真正的奢侈是能持續滋養生命的選擇。
全然地悅納自己
從追求表象的東西到經營向內的世界,這種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走過彎路、被現實“教育”或許才是她們成長過程中的最真實映像。
網友“月亮超甜”稱,在28歲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衰老加速,于是執著于瘋狂護膚,陷入容貌焦慮,瘋狂的管理自己的形態、外貌和神態,為保持“少女感”絞盡腦汁。
然而,在被工作一次次磋磨,在生活這堂課中一次次成長之后,她開始慢慢承認了自己的“年齡”,慢慢接受在工作壓力和忙碌生活的雙重“加持”下,持續擁有松弛感本就是不可能的,忙里偷閑的片刻開心和平靜,才是令人滿足的真正“糖果”。
于是她坦然接納自己的成熟,選擇提升自己的力量感,放棄了對“少女”二字的執著,學會欣賞眼尾紋帶來的副產品,感恩每一個當下的自己。
圖片來自小紅書網友分享
40多歲的“曾曾在此”也有類似心路歷程。她稱,自己已經不再為眼角悄然浮現的細紋驚慌失措,也不會為冒出的白發黯然神傷。比起少女感的外衣,她更鐘情于生命力的內核。
透過社交媒體上“中年少女”們的只言片語,透過消費數據對中年女性的“畫像”,透過觀察身邊的她們,我們突然發現,真正的少女感似乎從來與年齡無關,因為,它是她們永不熄滅的生命熱望,和穿越風暴后的澄澈目光。
(海報新聞編輯 張卿彬 綜合自小紅書、揚子晚報等)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3431-0.html海報漫談 | 社交媒體上的“中年少女”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