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將鞭炮扔入化糞池中引發沼氣爆炸,現場多輛汽車被炸受損。圖/社交平臺視頻截圖
新春佳節仍在熱熱鬧鬧中,但也有一些意外引人關注。
如據報道,1月30日,四川內江市資中縣一名男孩將鞭炮扔入化糞池中,不慎引發化糞池井沼氣爆炸,現場多輛汽車被炸受損,所幸并未造成人員傷亡。據現場目擊者稱,男孩丟完鞭炮就跑。目前,男孩和家長已被警察帶走進行調查處理。
而在此之前的1月27日,重慶大足區一女孩也因往下水道內丟爆竹,致下水道沼氣爆炸,女孩自己也受傷送醫。重慶大足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確認,是因“下水道里面發生了沼氣爆炸”。
節假日中,燃放煙花爆竹是不少孩子的“娛樂項目”,“熊孩子”向下水道扔爆竹,發生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事件,也年年都有,一些事故的教訓極為沉重。但情節幾乎一模一樣的事故還是一再發生,提醒這背后的安全問題不可忽視。
“熊孩子”一再惹事,背后的問題是監護人監護不力以及商家違規經營。一些家長并沒有真正從燃放煙花爆竹發生的悲劇中吸取教訓,盡到對孩子的監護、教育責任。
另外,一些銷售煙花爆竹的商家,也沒有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花爆竹的法律意識,導致孩子們可以方便購買煙花爆竹,并在沒有監護人、成人陪伴下燃放。
避免發生孩子燃放煙花爆竹受傷事件,就需要把安全教育作為孩子過節的重要一課。同時,要從未成年人保護出發,嚴格要求商家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花爆竹。
之前,我國不少地區出臺禁放政策的原因之一,就是燃放煙花爆竹不但制造污染,還增加安全事故。據統計,在所有煙花爆竹傷害事故中,兒童占到15%-20%;在小于15歲的受傷者中,92%是在沒有成人監督的情況下造成的。
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已經取消禁放令。這就更加凸顯了加強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為此,多地教育部門在針對學生安全過寒假發布的告家長書中,也做了特別提醒。
比如,提醒家長務必“嚴格遵守當地的煙花爆竹燃放規定,選擇在空曠、遠離易燃物的安全區域燃放。同時,要教育孩子在燃放時保持安全距離,不能讓孩子單獨燃放,家長需全程陪同。燃放后,仔細檢查現場,確保沒有遺留火種”。
這就是對家長的家庭教育指導,明確了家長的監護與教育職責。家長們也必須盡到監護責任,否則就要承擔相關后果。如四川內江這起事件中的家長,就可能需要承擔爆炸導致公共設施及私家車損害的賠償責任。
就商家而言,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生產、銷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藥品、玩具、用具和游戲游藝設備、游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或者行業標準,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如果商家不顧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向未成年孩子銷售煙花爆竹則涉嫌違法。而這也早有判例,需要引起商家們重視。
如據報道,2023年,一名7歲男童從百貨公司購買“戰神”炮,燃放中不慎被炸傷造成左眼失明。男童及其監護人將百貨公司訴上法庭,法院酌定百貨公司承擔了10%的賠償責任。
當然,這都是事后問責了,孩子因燃放煙花爆竹留下的終身殘疾已難以彌補。因此,防患于未然,織牢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網,杜絕悲劇發生更重要。也只有通過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合力,方能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快樂的節日。
撰稿 / 蔣理(媒體人)
編輯 / 何睿
校對 / 王心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1224-0.html鞭炮扔進化糞池致車輛炸翻,別只怪“熊孩子” | 新京報快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