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
7月22日晚間,大華股份(002236.SZ)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浙江華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睿科技”)的全資孫公司Huaray Technology Korea Company Limited與客戶簽署了設備銷售協議,根據客戶要求,華睿科技就近期業務合作事項提供履約擔保,合計擔保金額為2935.6萬韓元。
而在此前的7月15日,大華股份公告稱,公司于當日召開董事會,同意華睿科技的擬上市地點由境內證券交易所調整為香港聯交所,并授權公司及華睿科技管理層開展本次分拆至境外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
華睿科技的上市計劃始于2021年9月,當時大華股份公告稱,擬分拆華睿科技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然而這一計劃在后續三年中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7月16日下午,時代周報記者曾就華睿科技調整上市地點一事致電大華股份,其證券部人士表示,公司會“積極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努力推進上市進程”。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境內對分拆上市整體上不鼓勵,即便此前沒有限制,IPO本身節奏也很慢;香港IPO審核一向比A股‘松很多’,但港股更重視的是市場選擇公司而不是審核把關公司,得到市場投資者的認可更為關鍵”。
分拆上市進展緩慢
天眼查顯示,華睿科技成立于2016年2月,注冊資本7826萬元,是大華股份旗下專注于機器視覺與移動機器人業務的核心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根據大華股份定期報告及公開資料,華睿科技初期聚焦工業制造領域的機器視覺產品研發,推出多款大小面陣工業相機、高分辨率線陣、DSP智能相機、3D激光相機等產品,是全球首家推出5000萬像素高幀率工業相機的企業。
2020年,華睿科技整合內部資源,正式加載移動機器人業務。2021年3月,公司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全新品牌LOGO“iRAYPLE”以及多款機器視覺和機器人產品。
在拓展能力圈、豐富產品類型后,華睿科技開啟了融資計劃。
2021年4月30日,華睿科技完成Pre-A輪股權融資,投資方為贛州宇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杭州觀志琦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此次融資是華睿科技首次引入外部資本,未披露具體金額。
2021年9月,華睿科技開始籌劃境內上市。根據浙江監管局披露的輔導備案公示文件,中金公司受聘擔任華睿科技IPO的輔導機構,分三個階段實施輔導計劃。不過此后公司一直處于輔導期,未有實質進展。
根據中國證監會網上辦事服務平臺披露的最新一期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華睿科技最新一期輔導時間為2025年1月至3月,目前公司已具備一套較為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財務管理體系、內部決策與控制體系,并能夠較為規范地運行。
雖然上市進展緩慢,但華睿科技期間又開啟一次融資。
根據大華股份公告,2023年3月20日,華睿科技以增資擴股方式引入8名投資者,包括宜賓綠能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等5家股權投資基金,浙江龍盛(600352.SH)、國軒高科(002074.SZ)兩家A股上市公司,及港股零跑汽車(9863.HK)董事長朱江明,合計融資約2.6億元。
不過,戰投始終不是終點。對于此次華睿科技調整為港股上市,大華股份表示是基于“業務發展戰略等各方面因素考慮”,獨立董事認為“有利于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拓寬華睿科技的融資渠道,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長遠發展需求,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對于華睿科技目前的財務狀況,上述大華股份證券部人士表示,建議以公司在港交所披露信息為準,屆時會有完整的財務報表,公司會按照港股要求的財務報告準則規范和披露。
營收與利潤增長遭遇瓶頸
作為一家智慧物聯企業,大華股份近年來面臨營收增長乏力和凈利潤波動的雙重壓力。
根據公司定期報告,大華股份2018年營收破200億元達到236.66億元,且2018年及以前營收增速均在25%以上。
此后雖然延續增長趨勢,但營收增速時常降至個位數甚至出現負增長。2019年至2024年分別實現營收261.49億元、264.66億元、328.35億元、305.65億元、322.18億元、321.81億元,始終未能突破330億元。
在利潤端,大華股份2019年扣非歸母凈利潤首次突破30億元,此后六年上下波動,始終未能進一步增長。2024年,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3.47億元,同比下降20.74%,較2019年峰值仍有不小差距。
對于營收與利潤增長的瓶頸,上述大華股份證券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這幾年業績走平,主要是因為疫情和宏觀環境波動的影響,客戶的經營決策偏謹慎,影響到了公司的增長。但公司并沒有因為宏觀環境波動而大規模地收縮人員,過去兩三年公司員工數維持了動態平衡。
根據年報,大華股份2019年末至2024年末員工總人數分別為1.37萬人、1.73萬人、2.29萬人、2.36萬人、2.35萬人、2.39萬人,且專業構成和學歷結構未出現明顯波動。
上述大華股份證券部人士稱,公司此舉“是希望做好儲備,積極應對未來的風險和機遇”。
未來,如果華睿科技成功上市,是否會影響大華股份經營和市值?
上述大華股份證券部人士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雖然是把華睿科技分拆上市,但其仍納入大華股份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并未發生太大變化;華睿科技獨立上市,也能拓寬其融資渠道,保證資金充裕,對公司本身也有利;此外公司股權結構中包括員工持股計劃,獨立上市也有利于激發員工創新和活力。
王驥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分拆上市從財務角度會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上市公司業績,但上市可以給新業務板塊提供更好的平臺,有利于新業務板塊的快速成長,也有利于對新業務板塊團隊的激勵,因此“相對來說業績稀釋那部分的代價是可以接受的,更何況新業務板塊可以得到估值,未來上市公司也可以通過減持獲得收益”。
對于大華股份未來的發展,上述大華股份證券部人士稱,“拉長時間維度來看,公司在經營管理上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一方面,2025年上半年國內GDP穩步增長,下半年宏觀政策積極向好,產業支持政策仍在陸續出臺,整體局面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公司不再局限于過去安防行業幾千億的市場,而是把目光轉向上萬億的智慧物聯市場,賽道仍然十分廣闊”。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2-3092-0.html大華股份“曾孫公司”斬獲新訂單,擔保方華睿科技擬分拆赴港上市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藝術+科技”高效共享文化精品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