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3月12日消息,港股三大指數早盤高開后震蕩回落,截至午盤,港股恒生指數跌0.67%報23623.55點,恒生科技指數跌1.03%報5905.48點,國企指數跌0.63%報8700.56點,紅籌指數跌0.45%報3866.19點。
盤面上,大型科技股集體表現低迷但總體跌幅不大,美團、小米跌2%,京東、騰訊跌超1%,百度、快手跌幅在1%以內;DeepSeek概念股、AI醫療概念股普遍弱勢,京東健康、醫渡科技、阿里健康、微盟集團、萬國數據、金蝶國際齊跌;影視娛樂股、濠賭股、鋼鐵股、紙業股、啤酒股、家電股、餐飲股等消費概念股紛紛下跌。另一方面,2月車市回暖,汽車股、汽車經銷商股攜手上漲,長城汽車大漲超11%,蔚來汽車大漲超8%,永達汽車、零跑汽車、比亞迪股份皆強勢,2月挖機內銷數據“爆表”,重型機械股普漲,黃金等有色金屬股普遍表現活躍。
企業新聞
阿里巴巴-W(09988):Manus平臺于3月11日宣布,將與阿里通義千問團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于通義千問系列開源模型,在國產模型和算力平臺上實現Manus的全部功能。對此,阿里通義方面表示,Manus和通義千問確實在進行開源模型方面的合作,內部期待與更多全球AI創新者開展合作。
順豐同城(9699.HK.HK):發布盈喜,預期2024年凈利潤將同比增長不低于100%,全年收入同比增長不低于25%,2024年度下半年收入同比增長不低于30%。
BOSS直聘-W(02076.HK):2024全年收入73.56億元,同比增23.6%,凈利潤15.67億元,同比增42.6%。
蔚來汽車(09866.HK):將于2025年3月21日星期五發布未經審計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
恒生銀行(00011.HK):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錄得股東應占利潤183.79億港元,同比增長2.98%;總營收415.37億港元,同比增長1.75%;基本每股收益為9.33港元,同比增長4.01%。
新城發展控股(01030.HK):2月份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9.5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1.28%;銷售面積約27.06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減少52.54%。
商湯(00020.HK):本公司謹定于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舉行董事會會議,以考慮及批準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
比亞迪股份(01211.HK):已根據配售協議的條款及條件于2025年3月11日完成配售。成功按配售價335.2港元向不少于六名的承配人配發及發行合計1.3億股新H股,占經配發及發行配售股份后擴大的已發行H股總數的約10.57%。經扣除傭金和估計費用后的配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433.83億港元。中廣核電力(01816.HK):公司將于2025年3月26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審議并批準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業績及其相關公告,以及考慮派發末期股息(如有)。
中渝置地(01224.HK):預計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財年中,股東應占虧損約為6.5億港元,相較于2023年同期的19億港元虧損,虧損額大幅減少。
機構觀點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龍頭公司有望繼續引領中資科技股行情。港股聚集了中國最優秀的一批科技成長企業,是中國科技資產重估的「主陣地」。從行業整體看,港股資訊科技行業的市盈率估值分別位于42.0%的偏低歷史分位;從港股十大科技巨頭(Terrific 10)企業來看,大部分估值仍有修復空間,且盈利預期已有改善跡象。該行認為,當前港股仍處于較好的戰略配置區間,尤其港股科技資產具備中長期的投資價值,AI、消費電子等細分領域的機遇值得關注,此外還建議關注政策支持的內需消費領域優質資產的結構性機會。
海通證券指出,①2月港股漲幅領先,上漲主因科技股催化事件頻發、流動性改善以及兩會政策發力預期。②結合估值、成交與風偏指標看,當前港股交易情緒較前期明顯修復,仍具備進一步上修的空間。③從資金流向看,本輪港股行情主要由南向資金推動,外資也在階段性回流,未來或仍有流入空間。
中金最新研報指出,港股定價長期取決于盈利前景,若盈利兌現,相關股票甚至將出現股價越漲、估值越低的情形。整體而言,機構人士表示,從短期看,不排除部分前期漲幅較多的港股標的存在震蕩回調的風險。不過,中長期來看,中國科技資產重估邏輯未發生變化,依舊看好價值重估行情演繹。
廣發證券表示,資金層面,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接近3000億元,港股通在港股市場上的持股占比從10.6%提升至11.2%。政府工作報告整體符合預期,其中,經濟增長目標穩健務實,政策基調強調突破突圍,宏觀政策延續更加積極有為導向,重點任務聚焦新質生產力,擴內需政策加碼。同時,從五部委記者會釋放的信息來看,科技創新、供給優化、內需消費迎來政策暖風。
華泰證券指出,兩會延續穩中求進定調,內需成為對沖外部不確定性的核心抓手,政策態度積極提振市場情緒。美國就業等數據偏弱推動近期海外流動性邊際寬松,為港股帶來階段性順風,但中期仍需關注美國通脹隱憂及債務上限博弈對流動性進一步寬松的制約。資金面上,被動型外資加速流入港股,南向資金流入態勢穩定。考慮到國內經濟企穩態勢顯現,AI應用加速落地邏輯不改,科技龍頭財報表現仍強等因素,短期視角對港股不宜悲觀,中長期仍堅定看好中國資產重估行情演繹。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7596-0.html港股午評:恒指跌0.67%、科指跌1.03%,科技股表現疲軟、汽車股逆勢走強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連續7個跌停后東方集團上演“地天板”,近150萬手買單牢牢封住漲停板
下一篇:白宮批日本對大米征700%關稅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