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網訊 記者羅雪峰 財經研究員周子章)
暫停處理!一則關于中建一局的公告近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據軍隊采購網披露,該網近期發布《關于對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暫停處理公告概要》。信息披露稱,根據軍隊供應商管理相關規定,自2025年02月26日起暫停其參加全軍物資工程服務采購活動資格。暫停時間2025-02-26,暫停生效范圍:全軍。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中建一局第一次違規被處罰,據信用中國官方網站信息,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亦曾于2024年7月收到罰金170萬元的罰單。行政處罰決定書﹝穗番﹞應急罰﹝2024﹞3010號顯示,其違法行為類型是生產安全事故責任類違法,番禺區應急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對其處人民幣壹佰柒拾萬元整(17000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屢屢違規被罰凸顯該公司內控合規問題風險暴露。這家連續28年位列中國建筑承包商前十強的央企,正經歷著信用危機帶來的嚴峻考驗。
據中國建筑一局集團官網,中建一局總部位于北京,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國第一支建筑“國家隊”,中建一局的發展歷程是中國建筑業發展的歷史縮影。1959年國家建工部(住建部前身)授予中建一局“工業建筑的先鋒,南征北戰的鐵軍”稱號,這也是中建一局“先鋒文化”的由來。1994年中建一局被確定為全國百家現代企業制度改革試點單位,在中國建筑行業率先推行現代企業制度。1995年10月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正式掛牌,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程局”向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轉變。
戰略轉型遭遇"斷鏈之痛"
公開資料顯示,暫停采購禁令或觸發連鎖反應:該公司已中標的某衛星發射場導流槽項目被迫終止,直接損失4.7億元合同額;更嚴峻的是,其參與的"新一代永備工事技術標準"編制工作被移出軍方課題名單。這意味中建一局不僅失去市場準入,更被排除在軍事工程技術前沿領域之外。
業內人士指出,供應鏈危機向上下游蔓延。37家軍工級供應商宣布重新評估合作關系,其中為航母基地供應特種鋼材的鞍鋼軍工材料研究院已暫停供貨。企業信用評級遭重創,中誠信國際將其中長期信用等級從AAA下調至AA,特別指出"軍品業務線存在政策不確定性"。
有消息稱,國際軍工市場大門也可能徐徐關閉。據悉其承建的某中東國家防空指揮所項目被業主列入觀察名單,非洲某陸軍訓練基地二期工程招標資格遭取消。歐盟防務采購委員會據此啟動合規審查,可能觸發《國際軍工貿易合規公約》中的連帶制裁條款。
破局之路在于系統重構
業內人士指出,中建一局事件為企業敲響警鐘。某建筑集團首席合規官指出,建立穿透式合規管理體系勢在必行。這需要將ESG理念融入采購全流程,構建包含供應商信用評估、履約動態監控、黑名單聯動等功能的智能風控平臺。某央企的實踐表明,此類系統可使采購違規率下降73%。
顯然,數字化轉型成為破局關鍵。領先企業已開始部署采購區塊鏈系統,實現從招標文件生成到驗收付款的全鏈上存證。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物資進場數據,AI算法自動比對技術參數,有效杜絕了傳統人工核驗的舞弊風險。
此外,培育誠信文化也是治本之策。據了解,某特級資質建筑企業通過建立員工誠信檔案、將合規表現與晉升晉級掛鉤,三年內廉潔問題投訴下降91%。這種文化重塑需要管理層率先垂范,將誠信經營理念滲透到每個項目細胞。
業內人士認為,這場信用危機恰似一劑苦口良藥,倒逼建筑企業走出"規模為王"的舊思維。當行業監管從"嚴進寬管"轉向"全周期信用管理",唯有構建起技術賦能、制度保障、文化引領的三維信用體系,方能在新競爭格局中贏得未來。中建一局的困境警示我們,建筑業的轉型升級不僅是技術競賽,更是一場關乎生存的信用革命。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2852-0.html中建一局“涉嫌違規失信行為”收軍隊采購網采購禁令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