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Volocopter官網
3月10日晚,萬豐奧威(002085.SZ)公告稱,其德國子公司heptus591.GmbH將收購Volocopter GmbH名下相關有形資產、知識產權及承接特定合同權利義務,已于北京時間3月6日簽署了《資產收購協議》。
Volocopter GmbH為德國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明星公司,專注于eVTOL開發,主要業務為開發、測試、制造、維護和銷售電動多旋翼飛機,以及空中出租車運營解決方案。
據其官網介紹,Volocopter是首家將電動空中出租車引入歐洲的公司,早于2011年已推出Volocopter原型機,目前相關機型已進入型號合格證(TC)取證階段,在德國布魯赫薩爾、慕尼黑,以及新加坡擁有超過500名員工。
不過,在2024年12月30日,Volocopter宣布已向法院提交了啟動破產程序的申請,在相關新聞稿中Volocopter稱過去多輪成功融資推動了公司發展,但盡管大力籌集資金,仍無法找到在破產程序之外維持正常運營的可行解決方案。
據媒體報道,從Volocopter面臨的德國法律程序來看,該公司破產前計劃本于2月28日到期,但法院指定的管理人將再給該公司3個月的時間來籌措資金,換言之若在5月底前,Volocopter還不能達成交易,公司很可能走向破產。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德國eVTOL廠商Lilium的子公司Lilium GmbH和Lilium eAircraft GmbH也于2024年10月底申請啟動破產程序,但在當年圣誕節前有投資者財團宣布注資2億歐元,并成立Lilium Aerospace整合重組上述兩家子公司,然而該財團中的主要投資者斯洛伐克電池企業家馬里安·博切克(Marian Bo?ek)的資金卻一直沒有到賬。結果,Lilium Aerospace于今年2月再次申請破產,此后收購計劃被撤銷。
萬豐奧威要拯救“低空鼻祖”?
眼下,“低空鼻祖”Volocopter似乎正迎來來自中國的“白衣騎士”。
萬豐奧威在公告中稱,Volocopter相關有形資產和知識產權賬面價值共計約4200萬歐元,本次交易采取獨家協商定價方式確定交易金額,交易價格1000萬歐元(約為7900萬元人民幣),較賬面價值約打了2.4折。
3月11日,時代財經以個人投資者名義致電萬豐奧威問及資金到賬時間時,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僅簽訂了相關協議,(資金到賬時間)具體要看經營團隊和標的公司的談判情況,尚有不確定性,公告中也已提示了相關風險,包括交割條件、協議生效條件等?!?span style="display:none">wuy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從公告來看,本次協議約定的交割條件有三點,分別是抵質押權人放棄抵質押權、賣方依法向知識產權的特定被許可人發出不履行的通知、賣方實施買方編制的用工方案。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于振強就以上條件向時代財經分析表示,“從法律角度來看,抵質押權自然解除的前提是,債務已經得到清償。債務清償的方式可以是債務人自己償還,也可以由第三人來代為清償,亦或抵質押權人已與買方就債務的清償達成協議。由于在破產程序當中,沒有擔保的債權,清償比例通常很低,抵質押權人不會無緣無故放棄抵質押權;但是,目前披露公告中并未提到這一點。”
另外,公告中還表示“本次交易涉及勞動關系的承接和解除”,這在于振強看來,意味著交易將伴隨著Volocopter部分員工被解雇,部分員工將得到留用。
但讓于振強感到困惑的是第二項條件:賣方依法向知識產權的特定被許可人發出不履行的通知。
“舉個例子,標的公司是a,現在擬收購方是c。但還有一個公司b在這起收購之前就已經與a達成知識產權許可協議,許可b使用a的知識產權,眼下這個條件的意思是,c要求a向b發出一個通知,通知b原有的許可協議不再履行。”于振強舉例解釋道。
業內通常的解決方案,是由a直接向b發出通知,表示所有的權利已轉讓給了c,知識產權許可方直接由a變成c,由收購導致的知識產權轉讓不影響b所擁有的實施知識產權的權利。
實踐中,b作為被許可人,為了實施a的這個知識產權已經投資了廠房、機器設備等,若突然被告知不再被許可使用該知識產權,那b就有權向a主張違約責任,要求賠損相關損失。
“目前在披露的公告里,僅提到要求a向b發出不履行通知,并沒有提到后續如何保障b的權利,這是令人不解的地方?!庇谡駨姳硎尽?span style="display:none">wuy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商業化前景存疑
據Volocopter官網介紹,早于2011年公司已推出Volocopter原型機,為首家將電動空中出租車引入歐洲的公司。而過去十多年中,Volocopter也吸引過多家著名投資機構的投資,如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吉利、英特爾投資和貝萊德等。
公司主要機型共3款,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VoloCity,為兩人座有人駕駛多旋翼eVTOL,已進入型號合格證(TC)取證階段。
不過,該款eVTOL的商業化前景則受到質疑。
一位國內eVTOL廠商高管對時代財經表示,“Volocopter從2011年開始研發eVTOL,當時的技術條件并未完全成熟,只有多旋翼比較容易研發。即使到今天的電池能量密度,多旋翼eVTOL的續航里程可能只有十幾公里,不能解決空中出行的問題。同時從經濟性的角度,兩座級有人駕駛的eVTOL,一位是飛行員,一位是乘客,商業價值較低?!?span style="display:none">wuy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另一家國內eVTOL廠商創始人則對時代財經表示,Volocopter破產更多源于其技術路線和運營管理,他認為即使VoloCity成功取得TC,如何實現商業成功才是它更大的困境。
上述eVTOL廠商創始人進一步解釋,“Volocopter此前用直升機的思路做多旋翼eVTOL,從可行性上就是存疑的,而且尺寸達到了和Joby等飛機一樣大的空間尺寸,算上駕駛員只能載一個人,兩座飛機除了教練機,幾乎沒有其他用途。”
他補充,國內的億航智能的EH216-S雖然也是多旋翼且載客兩人,但是采用無人駕駛路線不需飛行員,運營成本相對較低,“短期內的旅游觀光場景中,億航的產品還是比VoloCity可行性大?!?span style="display:none">wuy即熱新聞——關注每天科技社會生活新變化gihot.com
值得注意的是,Volocopter還推出了VoloCity機型在城市空中出租車服務的延伸——VoloRegion機型,但距離商業化還很遙遠。其構型為2個水平動力+6個垂直動力的復合翼構型,最多可容納4名乘客,可以以250公里/小時的最大空速和180公里/小時的巡航速度將乘客運送到100公里以外。
萬豐奧威此前主營業務一直為汽車零部件制造,自2020年4月收購萬豐飛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增加通用飛機制造業務,不過自那以后飛機業務占到公司營收的比重一直在兩成以下。
2020年~2023年,萬豐奧威營業收入分別為106.99億、124.36億、163.82億、162.0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6億、3.33億、8.09億、7.2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其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錄得113.70億、5.64億元。
從股價走勢來看,2020年當年至2024年之前萬豐奧威股價并無太大起色,直到2024年,萬豐奧威股價全年漲幅超280%。
2024年也被業內稱為低空經濟元年,時代財經留意到,在這一年里,萬豐奧威也迎來大量投資機構頻繁拜訪,全年披露了超過20次投資者調研紀要,來訪機構數目也大幅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萬豐奧威此前進入的通航領域的飛機制造業務為已成熟的業務,但本次新收購的eVTOL制造依然屬于初生行業,管理難度、對商業化的判斷能力也將考驗萬豐奧威管理層的管控能力。
3月11日,就管理問題,上述萬豐奧威董事會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若交易達成,肯定會對子公司有所管理,但管理形式暫不確定。
公告顯示,該收購協議生效及交割失敗的風險、交易標的經營的風險、訴訟的風險、商業化進程不及預期的風險、產業發展不及預期的風險、境外投資法律和政策的風險。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2745-0.html2.4折抄底德國“低空鼻祖”!萬豐奧威擬千萬歐元收購Volocopter,交割條件暗藏隱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