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3日從太原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孫宏斌教授團隊提出“人體電網”創新概念,通過可穿戴技術實現個體層面的能源管理,為全球節能減排提供全新路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通訊·工程》上。
研究團隊認為,近年來面對全球氣候危機的加劇,傳統的能源解決方案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節能減排需求。盡管大規模能源轉型和區域性低碳項目已取得顯著進展,但個體層面的能源效率提升和行為優化仍是尚未充分挖掘的重要領域。
研究團隊成員、該校電氣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師許嘉禾表示,以個體需求為驅動,可以創造新的節能降碳機會。基于此,研究團隊提出了“人體電網”概念。研究團隊設計并測試了人體電網原型系統,通過需求導向的能源管理策略,實現了面向用戶舒適需求的動態能源分配。
許嘉禾介紹,該系統能夠通過可穿戴設備采集、存儲并根據用戶需求智能分配能量,從而優化個體層面的能源使用。此外,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了人體電網與室內設備的協同機制,結合空間用能和個人用能,在保障室內環境舒適度的同時顯著降低了整體能源消耗。
為評估人體電網的節能降碳潛力,研究團隊開展了建筑級別的能耗模擬。實驗結果顯示,相較于傳統空調供暖方案,人體電網的協同策略可減少61.0%的能耗,并降低57.5%的電費支出。其顯著節能效果得益于人體電網與建筑設備的高效協作,通過精準調控室內溫度和能源分配,實現最優能源利用。
此外,研究團隊利用全球建筑能耗模型進一步驗證了人體電網的廣泛適用性。模擬結果表明,該技術每年可節省約6611億千瓦時電力,相當于全球建筑暖通電力消耗的50%。這一數據表明,人體電網不僅能夠大幅降低制冷與供暖需求,還能在不同氣候條件下保持高效節能表現,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8-3990-0.html太原理工大學科研團隊提出“人體電網”創新概念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趙志丹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