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平利縣田珍茶業園區研學(資料照片)。 本報通訊員 趙曉罡攝
春日的秦巴山區綠意蔥蘢,采茶、育苗、手工……一堂堂別開生面的“耕讀課”正在綠水青山間展開。
近年來,安康市將研學實踐教育融入生態旅游發展新格局,依托自然資源與產業特色,打造“研學+文旅”融合新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讓“行走的課堂”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自然課堂進茶園
4月15日,安康市高新中學的400余名學生走進田珍茶業園區,開啟了一場“尋茶之旅”。
“大家注意看,采摘時要‘一芽一葉’,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向上提……”在茶技師的示范和講解下,學生腰系竹簍,小心翼翼地嘗試采摘鮮葉。
一個多小時后,學生帶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來到手工制茶體驗區,在制茶師傅的指導下體驗殺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作茶點,感受茶鄉飲食文化。
“春茶季和研學游的熱潮,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今年春茶季,我們接待的研學團隊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不少?!逼嚼h田珍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胡學華介紹,基地設有研學實踐茶園500畝、研學教室1500平方米、學生餐廳700平方米、宿舍40間,還配套開發了茶藝表演、茶宴品嘗等特色項目,讓來研學的師生在感受美麗鄉村獨特魅力的同時,感悟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研學游深度嵌入茶產業鏈發展,讓茶產業煥發新生機。
近年來,平利縣依托茶飲首位產業,加快推進產業融合,依托規模茶企、茶園,積極打造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平利縣已打造4個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讓“一片葉”與“一堂課”巧妙融合。
勞動課堂悟真知
前不久,在漢陰縣七葉蓮農業智慧園區,來自安康市漢濱區果園小學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上了一堂勞動實踐課。
“大家看,現在大棚溫度是23℃,濕度65%,適合西紅柿生長?!痹诠ぷ魅藛T的講解下,學生認真記錄數據,不時蹲下觀察西紅柿植株的生長情況,體驗從調配營養土、裝育苗盤到播種、育苗和移栽的全過程。
“研學游能讓學生沉浸在特定的環境中,讓課本上的現代農業知識變得直觀可感?!睗h濱區果園小學黨支部副書記王婷說,學校積極探索家庭社會的協同育人機制,組織學生開展校外研學和家庭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勞動實踐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塑造品格。
“接地氣、有農味”的研學實踐課程,正吸引越來越多安康市中小學生參與。
安康市打造15條適合不同學段、不同時長的研學旅行精品線路,7條“多彩春日”安康研學精品線路;圍繞學生多元發展需要,結合學生身心特點,開發出融合鄉土鄉情特色、體現德智體美勞主題的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課程,不斷提升研學效果。
生態研學促振興
“快看!那只鳥的羽毛是粉紅色的!”4月9日,在石泉縣草池灣田園綜合體觀鳥茶室,石泉縣城關鎮銀龍小學五年級學生譚浩宇興奮地指著遠處飛翔的朱鹮說。
絲銀壩村是60余只朱鹮的棲息地。立足朱鹮這張生態名片,當地在保護村落原始生態、保留鄉村風貌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配備了朱鹮之家科普中心、田間課堂、鄉村生活博物館、自然研學農場等設施,并融合研學游業態,開發了親子樂園、農耕體驗、咖啡露營、鄉村舞臺、朱鹮沙龍等豐富多彩的研學課程。
“我們根據不同季節設置研學課程,可定制個性化的課程與服務,讓學生在研學中拓寬視野,親身體驗、觀察、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辈莩貫程飯@綜合體園區主管鄒井格說,如今,前來體驗研學的團隊絡繹不絕。
與此同時,研學游帶來的可持續性“留量”,為鄉村旅游產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截至目前,草池灣田園綜合體共接待游客6.8萬人次,創造收入達320萬元。
“我們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生態優勢及歷史文化底蘊,積極推動研學與農文旅深度融合,推出多條主題研學路線,打造更具影響力的研學旅游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笔h全域旅游發展中心主任陳歡說。
編輯:張芬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8-3703-0.html把課堂“搬進”田野——研學游激活安康文旅新業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