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方·師有為」系列欄目,零距離對話專業課教師,解碼西安醫藥科技職業學校專業教學的創新實踐,探尋教育思維的進階之路。
本期欄目,讓我們一起走進優秀教師張思親的課堂,看她如何在“提分”與“育人”的平衡木上,讓課堂既成為知識的熔爐,又化作能力的孵化器?在職業教育的土壤中,點燃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習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成長”。
張思親
專業基礎課教師、教研負責人
畢業于云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在核心期刊發表《雜交玉米品種家佳榮2號種子純度的InDel分子標記鑒定》、《雜交玉米品種DUS必測形狀的表現與優化》、《基于灰色關聯度DTOPSIS與模糊概念法的玉米姊妹系綜合評價》3篇文章。
曾獲獎項
2021年陜西省中等職業學校微課程教學大賽三等獎;2021年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能力比賽三等獎;2022年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2023年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第八屆微課大賽二等獎。
“教學如同精密儀器,每個環節都需要環環相扣。”張老師將閉環視為課堂質量的基石。
課前:錨定目標,精準設計
“不打無準備之仗”是張老師教學的鐵律,她以“學情為基礎,課標為綱要”,構建了系統性備課框架。
備課前,張老師通過與班主任、課代表溝通,結合學生課堂表現與課標要求,精準定位學生的基礎薄弱點,并結合課標要求和人才培養方案,篩選教材核心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并預設突發問題解決方案,以保證教學效果。
課中:多元培養、分層教學
課堂上,她以“崗課賽證”融通育人理念講解課標內容——對接崗位需求、競賽要求與證書標準,加大實操比重。
同時推行分層教學,對實操能力強的學生采用“任務驅動+小組實訓PK”的方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實訓實操能力;對理論扎實的學生開展“案例研討+翻轉課堂”,鍛煉學生的表達和問題解決能力。
課后:反思迭代,閉環提質
課后,她通過作業、實驗、考試等多維度檢測學習成果,并將反思納入下一輪備課,形成“分析-設計-教學-檢驗-迭代”的閉環鏈條。“教學不是單程票,而是螺旋上升的過程。”她這樣總結。
在張老師的生物學課堂上,傳統的線性教學被徹底打破,她采用“項目教學法”,以知識關聯性為錨點,將教材內容重新解構。
課堂上,張老師不再按章節順序照本宣科,而是將分散在不同單元的核心概念提煉整合,形成如“細胞能量代謝”“遺傳信息傳遞”等專題模塊。“知識點不是孤島,而應該像神經網絡般互相關聯。”
在“微生物代謝”專題中,她會串聯“酶動力學”、“發酵工程”等跨章節內容,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梳理ATP生成路徑、代謝調控機制等關聯邏輯。
這種“主題式聚合”不僅幫助學生建立系統認知,更通過“繪制-講解-迭代”的思維可視化訓練,讓重點知識在反復應用中深深扎根于學生心中。
“知識若不能應用,便是空中樓閣。”張老師尤為重視實訓課的“落地”價值,她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訓課。例如“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中,學生需自主設計變量、記錄數據并分析結果。
實訓前,她會與課代表反復預演實驗細節;課堂上,在講解完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后,張老師則會退居幕后,讓學生主導操作與討論。“動手的過程,就是知識內化的過程。”
她鼓勵學生從被動聽課轉向主動輸出知識,將更多課堂時間用于討論、合作以及問題解決。這樣的互動交流有助于學生深化理解,并在此過程中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
此外,西安醫藥科技職業學校定期舉辦校級專業技能大賽,構建以賽促學、以賽選優的實踐平臺,通過競技選拔機制挖掘學生實操潛能,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專業實操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無情境不命題,無實踐不真知。”張老師擅長以真實情境激活課堂。在講解“病毒感染方式”時,她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為切入點,將班級分為“病毒偵查組”“藥物研發組”與“防疫宣傳組”。
偵查組通過數據分析揭示病毒傳播規律,研發組探究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的分子機制,宣傳組則設計防護方案并科普免疫知識。學生不僅掌握了病毒相關理論,更在角色扮演中體會到科學與社會責任的聯結。
正如張老師在教案反思中所寫:"當學生能從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聯想到《生物化學》中的抗原抗體反應,從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理解藥物研發的分子靶點,我們的課堂就真正成為了連接科學理論與社會責任的橋梁。"
同時,張老師還會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比如微課視頻,用動畫演示讓藥物化學反應變得直觀易懂。這種多媒體教學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初入醫科教學時的青澀,到如今成為獨當一面的教研負責人,張老師始終以“研教相長,以賽促教”為職業準則。
她深度參與學校教研活動體系,在好課堂比賽、優秀公開課及教師教學能力比武等常態化教研活動中,通過“研課—講課—評課—議課”將集體智慧轉化為個體教學能力的提升。
此外,張老師積極參加省市級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和微課程大賽,并屢次斬獲獎項。她認為:“教學比賽是檢驗教育理念的試金石,更是創新課堂的孵化器。”
比賽備賽期間,她系統拆解獲獎課程的設計邏輯,逐步構建“賽教融合”的課堂標準,將項目式學習、情境化教學等前沿理念融入日常教學,實現“以賽促教、以教提質” 的職業教育新生態。
張老師以獨特的教學智慧,在“提分”與“育人”間架起橋梁,用實踐的火種點燃學生求知的內驅力。期待西安醫藥科技職業學校教師以她為榜樣——讓知識在實踐的土壤中扎根抽枝,讓技能在責任的擔當中拔節生長,共同培育出既精于專業、又心懷家國的新時代棟梁。
編輯:張芬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8-3483-0.html「教有方·師有為」變被動為主動,她讓醫科課堂活起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