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家家戶戶忙著備年貨。李冒君還顧不上這些。他的廠里有更重要的事要辦。
“操作時用心點,把每個角落的玉米都翻一翻,注意庫房保持通風。”1月23日,在溫泉縣呼和托哈種畜場,李冒君一邊叮囑工人翻玉米的注意事項,一邊仔細檢查設備。越是逢年過節,安全生產和防火等問題,越令他掛心。
李冒君是村里的種植大戶,還經營著兩家公司和一家合作社。為了讓跟著自己干活的人都過上好日子,他經常忙到腳不沾地。
“不管是村民還是廠子里的工人,都把一年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我哪敢懈怠。”李冒君說。
1月23日,李冒君(右二)和合作社社員在給倉庫排風。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白素君攝
2000年,李冒君告別軍旅生涯,踏上返鄉創業之路。沒有技術,他回到家,先跟著父親種植向日葵。
收益不錯,他開始承包土地,擴大種植面積。2015年,承包的600畝向日葵喜獲豐收,他在縣城買了樓房。
2017年,李冒君又承包了400畝地種植玉米,成立溫泉縣呼和托哈種畜場兆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54位村民主動加入合作社。
2018年,李冒君建起了食葵加工廠和玉米烘干廠。一年收入300多萬元,帶動周邊70位村民就業。
1月23日,李冒君(右二)和合作社社員裝玉米粒。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白素君攝
村民依馬木·努爾買買提家里的土地少,收入主要靠打零工。2019年開始,他到李冒君的玉米烘干廠上班,每月收入六七千元。
“李廠長不僅安排人教我機械維修方面的技術,還鼓勵我考取了機動車駕駛證。現在,我有了存款,還在鎮上買了房,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依馬木說。
家住伊寧縣吉里于孜鎮的帕力哈提·達吾提說,他從2014年跟著李冒君干,現在無論是篩選種子、耕種、收割還是晾曬,每個環節都輕車熟路。“李冒君毫無保留地向村民傳授種植和管理方面的技術,還帶著我們去甘肅、江蘇、山東考察市場,學習新技術,增長見識和本領。”帕力哈提說。
現在,李冒君帶領合作社的成員將玉米和向日葵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3萬畝。此外,他還和大家商量,今年嘗試種植板藍根和菊芋,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一個人富不叫富,共同致富才有路。今后,我還要帶領更多人一起打拼,讓大家的生活更紅火。”李冒君堅定地說。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858-0.html返鄉創業,他帶著村民闖市場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