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你家的電動自行車怎么充電?近年來,電動車飛線充電、入戶充電等亂象多次引發事故,觸目驚心。海報新聞此前調查發現,部分地區充電樁費用過高成為阻礙電動車下樓充電的重要因素。202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聯合發文,要求充電設施運營單位將充電費用明確為電費和服務費,并分別標示、分別計價,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新政落地月余,成效如何?海報新聞記者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進行了走訪調查。
海報新聞記者 孫佃瀟 田柳 陳嘉偉 趙恩 劉敬怡 北京、上海、西安報道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已成為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超3.5億輛,平均每4人就擁有一輛。充電需求日益旺盛的同時,充電亂象帶來的火災隱患也引發廣泛關注。戶外充電設施供需矛盾如何化解、充電價格怎樣規范,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024年,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迎來全鏈條整治,并要求充電費用實行價費分離,嚴格明碼標價。在此背景下,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是否已告別“野蠻生長”?近日,海報新聞記者深入北京、上海、西安,走訪調查近20個品牌的充電設施,其中不少品牌已調整收費方式為“電費+服務費”,但仍有多個品牌按充電時長收費。
多個充電樁品牌:已于去年實行價費分離
2月14日至17日,記者實地走訪了北京東城區、朝陽區、石景山區等多個小區近10個品牌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多數已采用“電費+服務費”的收費方式。
北京朝陽區一小區內,多輛電動自行車正在充電樁處充電
其中,朝陽區像素小區的多處充電樁品牌均為“勁來電”,記者在掃碼進入該小程序并選擇空閑插座后,顯示電費和服務費均為0.51元/度,提供2元、5元、8元、10元的充電套餐,且提示:“充電完成后,剩余金額將原路退回您的支付賬戶”。
“我的電動車電池比較小,差不多5個小時就能充滿。每次充完電,充電樁還會把剩余的錢退給我。”在像素小區居住的張薇,經常使用小區內的充電樁充電。她一邊說著,一邊向記者展示日常支付頁面:2月13日在“勁來電”交費2元,退款1.66元。
在朝陽區的住欣家園、連心園小區內,多個品牌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也均按“電費+服務費”收費。其中,住欣家園小區內的充電樁品牌為“車充安”,電費為0.51元/度,服務費為0.50元/度,服務費上限10元。
“我們在北京都是按‘電費+服務費’的方式收費,去年就實行了。”“車充安”客服告訴記者,2024年之前,該品牌充電樁有按充電時長、功率收費的方式,2024年統一調整為按“電費+服務費”收費。“勁來電”客服也稱,該品牌充電樁在2024年之前按充電時長收費,2024年也已調整。
北京一電動自行車充電場公示收費標準
無獨有偶。西安居民李先生曾于2024年向記者反映,其小區內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按充電時長收費,算下來一度電花費4元,這導致很多用戶會選擇將電池帶回家充電,進而帶來諸多隱患。彼時,記者走訪發現,西安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普遍以充電時長收費,部分站點還按充電功率細分收費規則,充電價格普遍高于居民用電價格。
“價費分離”新政落地后,西安部分充電樁品牌的收費方式已發生變更。例如,位于西安第九十九中學家屬院的“歇歇腳”充電樁顯示,電費為0.51元/度,服務費則按充電功率大小從0.2元/小時至0.35元/小時不等;西安曲江香都東岸西門外的“天天充電”,電費為0.5109元/度,服務費為0.25元/小時。
記者注意到,有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明確顯示,其服務費由設備網絡費、設施維護人工費、場地租金(若有)、平臺系統費、手續費、設備折舊費、線路及附屬設施折舊費、日常運營管理費等部分構成,不同場地可能略有差異。
北京朝陽區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充電樁運營方需向該物業簽署協議,并支付場地經營費。“他們(運營方)具體怎么收費,我們合同里沒有體現。”
京滬陜:仍有充電樁按充電時長收費
早在2022年,北京市就已發布《關于規范本市居民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收費標準等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收費分為電費和充電服務費,電費實行政府定價,充電服務費實行市場調節價。充電設施經營單位向用戶收取充電電費和充電服務費時,兩者應當分別計價、分別收取,不得打包混合收取。
“引導電動自行車戶外充電,是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用電安全的重要措施。”2024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充電費用實行價費分離,嚴格明碼標價。
《通知》要求,電動自行車戶外充電設施充電費用主要包括充電電費和服務費,充電電費和服務費應分別標示、分別計價。對暫不具備電量單獨計量條件的充電設施,各地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結合實際明確升級改造時間節點,要求充電設施運營單位原則上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實現充電電量單獨計量。
新政現已發布數月。記者在走訪時注意到,北京多數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已實行價費分離,但仍有個別品牌按充電時長收費。
“點點暢行”目前仍按充電時長收費
2024年12月30日及今年1月3日,“點點暢行”曾在公眾號兩度發文稱,運營商需盡快調整收費方式。“如您運營的充電樁在2025年1月1日前,未能調整成按電費+服務費的收費方式,您的設備可能將面臨關停整改,并無法正常收款與充電。”
不過,在北京朝陽區麗景園小區的“點點暢行”,目前仍按充電時長收費,交費1元可充4小時。2月14日,記者針對收費情況致電了“點點暢行”客戶服務熱線。“現在,國家統一要求按‘電費+服務費’收費。要慢慢實行,沒有那么快,是分批(實行)的。”其工作人員稱,目前浙江等部分地區正在調整收費方式。至于該品牌何時在北京調整收費方式,該工作人員尚不清楚。
在上海、西安,按充電時長收費的情況相對較多。其中,位于西安羊頭鎮社區內的“叮叮充電”,依舊按充電時長、分功率收費,收費標準最低為0.2元/小時(0-100W),最高為1元/小時(700-1000W);用戶還可使用充滿自停功能,預付3元后開啟實時計費,充電結束后返還未使用金額。而在西安曲江香都東岸西門外的“易小藍”充電樁處,記者嘗試掃碼后,并未發現有明確的收費標準,該站點也未公示。
西安羊頭鎮社區內,一處充電設施按充電時長、分功率收費
上述《通知》要求,充電設施運營單位應按照明碼標價有關規定,在充電場所、手機應用程序、微信公眾號等醒目位置分別標示充電電價、服務費項目與收費標準,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為何“易小藍”未明確收費標準?針對該問題,該品牌客服并未給出明確回答。而針對“叮叮充電”未實行價費分離的情況,該品牌客服告訴記者,充電樁收費情況由該站點的實際運營商決定,但該品牌可根據法律法規要求,督促運營商整改,“國家的政策我們知道,但有可能各地落實進度不一。”
相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上海。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位于上海浦東新區耀華路濟陽二村的“超翔科技”充電樁顯示,收費標準為1元/4小時,按充電時長收費,功率上限440W,并未標明電費和服務費標準。此外,位于上海楊浦區龍江路317弄的“滬慧便民”充電站,采用固定充電時長收費,例如1元/240分鐘、2元/480分鐘,該充電設施同樣未區分電費和服務費。
針對收費情況,“滬慧便民”運營商告訴記者,目前上述小區仍使用固定充電時長計費方式。當記者問及新政要求時,該運營商稱:“現在正在一個小區一個小區來(進行調整),還沒有到這個小區。”
充電設施運營商:北京正按新政逐步升級改造
2月17日,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運營商——智電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電行”)創始人黃子吉在接受海報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他了解,目前北京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正在按照新政逐步進行升級改造。
“有兩種升級改造方式,一種是直接更換新設備,部分原設備的生產廠家不愿意調整資費,就只能把他們的設備換新;第二種方式就是直接在原設備上調整資費構成。目前直接更換新設備的情況不是特別多,主要是以調資費為主。”黃子吉說。
位于北京東直門的一處“充換電吧”充電柜
“新政出臺后,我們公司的新舊設備都調整了價格,主要是由從物業處接電的多少決定價格高低。我們自己申請的電表都按0.51元/度電收取,外加0.5元/度服務費,價格都向居民公示。”黃子吉告訴記者,以智電行旗下的“充換電吧”品牌為例,該品牌于2016年在北京落地,目前已做到北京市全區覆蓋。2023年,“充換電吧”開始陸續調整資費或更新設備。
“新政實施后,收費價格更低了,收費標準也更透明,居民充電得到了實惠。”黃子吉給記者算了筆賬:新政出臺前,“充換電吧”充電樁1元可充4小時,現在按照新的收費標準,1元大約能充6小時。
此外,記者從西安某市場監管人士處了解到,關于電動自行車實行價費分離的政策,已在西安全面落地。2月13日,記者聯系到了“叮叮充電”和“易小藍”充電樁站點所在的屬地市場監管部門。
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曲江新區分局價格監督檢查與反不正當競爭科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新政已落地,電費按0.5109元/度收取。該工作人員表示,希望記者通過“12345”渠道向局里反映相關情況,“有個收費截圖等證據,相關所里也好核查、查處。”
(注:文中張薇、李捷均為化名)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2468-0.html破解電動車充電難②|“價費分離”新政滿月,京滬陜仍有“舊賬”未改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