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文凱通訊員朱燦義黎文來
1月31日下午,湖北清江鱘魚谷特種漁業有限公司無菌低溫車間里,剛剛取出的鱘魚子在15分鐘內,歷經挑卵、洗凈、拌鹽等10多道工序后,被身著防護服的工人裝入馬口鐵小罐中,小心壓實密封。
“1萬盒魚子醬馬上裝車,發往上海。”車間生產主管楊培瓊和春節加班生產的同事們,又度過了繁忙的一天。
春節期間,每天有超過1萬盒魚子醬從這里發出,隨后將出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高端餐廳,以及歐洲、美國、中東等地的米其林餐廳。公司董事馬敏告訴記者,目前待交貨的魚子醬訂單還有20多萬盒,正月的生產任務已經排滿了。
在鱘魚谷占地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連片養殖車間內,清江水經過生態過濾后沖入連片的魚池,歐洲鰉、達氏鰉、西伯利亞鱘等10多種鱘魚游弋其中,不時翻出水花。
“養殖車間全部配備了數字漁業系統,24小時不間斷的水池監測反饋系統,讓鱘魚的生長環境實時可控可調。還能實現遠程喂養,不需要占用大量人力,節假日生產有保障。”養殖負責人劉忠興輕點手機說,基地用水通過智慧化養殖系統,在水質、流速、水溫等方面完全模擬清江流域生態,適合鱘魚生長。
數字漁業的應用,不僅讓養出的鱘魚有了品質保障,也讓公司競爭力大大增強。
在養殖車間屋頂,架設有16萬塊左右光伏面板。“這是總裝機容量4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系統,年發電量約464萬千瓦時,能節約一半的用電量。”馬敏介紹,每個養殖池都配備了處理池,水體通過管道對魚糞進行深層過濾后,又重新回到養殖池里,用水量節約了95%。
春節前后是鱘魚產品的消費旺季,自去年11月中旬起,鱘魚谷每天銷售雄鱘8萬多斤,主要銷往東北地區。
“與市場同類產品相比,宜都鱘魚個頭大、肉質緊實鮮美,且久煮不散。”馬敏介紹,春節期間鐵鍋燉大魚等傳統魚類名菜在東北餐桌上非常受歡迎,“每條重量均在9斤以上,鮮魚出塘價都在每斤10元以上。東北氣溫低,魚肉不進冰箱也能儲藏,一家囤個四五條鱘魚很常見。”
兩個多月時間,鱘魚谷共向東北市場發售活魚120多萬斤,占全年銷售總量八成以上,產值超1600萬元。
“論‘克’賣的魚子醬,才是重頭產品。2024年,公司魚子醬總產量已經突破100噸。2025年頭筆外貿訂單是出口到歐洲,總量近3噸,剛在春節前發貨完畢。”公司總經理季堅義介紹,鱘魚谷魚子醬全球加工中心即將投用,2025年可實現加工生產魚子醬150噸以上。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1220-0.html“數字漁業”保質保供 宜都鱘魚谷訂單排滿正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