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時代周報記者攝
元寶逆襲登頂國區蘋果商店免費下載榜之后,AI開始站上騰訊(00700.HK)財報C位。
3月19日,騰訊發布2024年年度財報。這家互聯網巨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602.57億元,同比增8.41%;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指標(NON-IFRS)下,凈利潤為2227.03億元,同比增長41.23%。
增長源自微信生態的泵血,和游戲業務的回暖。2024年,廣告主對視頻號、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廣告展現出強勁的需求,游戲、電商、教育及互聯網服務行業的投放顯著增長,使騰訊營銷服務業務錄得20%的增長。
而在游戲業務上,騰訊的長青戰略也開始初見成效,相關產品從12 款增加至14款。獲益于此,2024年,騰訊本土游戲業務同比增長10%;同時,Supercell的強勁表現也推動騰訊海外游戲業務錄得約9%的增長。
但在財報中,真正被重點提及的卻不是這兩項基本盤業務,而是AI。騰訊方面表示,數月前公司重組了AI團隊,以聚焦于快速的產品創新及深度模型研發,并增加了AI相關的資本開支。“我們快速迭代混元基礎模型,把AI應用到內部使用場景,并依托元寶和微信應用,為AI在消費端的大規模普及做好準備。”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騰訊至少在2024年財報中16次提及AI。與之對比,騰訊在2023年財報中只提了3次。
騰訊猛砸AI
一開始,騰訊對于AI大模型的態度,并不像今天這般積極。
相比字節跳動、阿里、百度等一眾競爭對手,騰訊幾乎是大廠之中最晚推出C端AI應用的那個。直到2024年5月,元寶才姍姍來遲。
上線之初,元寶一度沒有什么存在感。QuestMobile統計的2024年AI原生APP用戶規模TOP 20榜中,騰訊元寶只排第11位,月活用戶規模僅210萬,被豆包(7552萬)、Kimi(2101萬)、文小言(1224萬)遠遠甩在身后。
但隨著2025年春節DeepSeek的爆發,騰訊好似突然被喚醒。市場普遍認為,DeepSeek的出現將顯著降低大模型的訓練、推理成本,為AI 應用的規模化發展帶來機會。
看中這一機會之后,這家互聯網巨頭一改此前遲緩的動作,試圖用激進的方式搶占這一新的流量入口。
2月13日,騰訊搶先官宣元寶接入“滿血版”DeepSeek R1,緊接著又同步開啟了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覆蓋線上線下的眾多場景——除了在微信、小紅書、虎撲、B站、知乎等傳統互聯網平臺鋪量之外,騰訊還大規模在鄉村圍墻被刷上藍底白字的推廣廣告,帶動元寶下鄉。
元寶因此站上C位。3月3日,元寶一度在國區蘋果應用商店免費下載排行榜升至第一,超過DeepSeek和豆包。元寶的排名隨后有所回落,但截至3月19日,元寶依舊排在免費下載榜第4位,僅次于DeepSeek、紅果短劇和豆包。而據騰訊方面透露,元寶2月至3月日活激增超20倍,成為中國DAU排名第三的 AI 原生移動應用。
為實現這一點,騰訊投入重金。
最顯性的費用是廣告投放。據《財經》雜志報道,全球移動廣告情報分析平臺AppGrowing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元寶預估投放金額超過3.87億元。與之相比,曾在2024年做出巨額投放的豆包和kimi都改變了自己的策略,這兩款APP同期預估投放金額分別僅有2007萬元和56萬元。
但隱藏在水面之下,騰訊的資本開支和研發費用也同步大漲。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騰訊資本開支突破767.60億元,相較2023年的238.93億元增長221%,創下歷史新高;同期,研發支出為706.86億元,相較2023年的640.78億元增長10%。
業績電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進一步指出,2024年四季度資本支出增加尤其顯著,達到365.78億元,同比增長386%,這是由于騰訊購買了更多GPU滿足推理需求。
展望未來,騰訊還將繼續押注AI。劉熾平透露,騰訊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增加資本支出,并預計資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為低兩位數百分比。在研發方面,將繼續投資于自研模型,并加速各業務集團的AI應用開發。同時還將在市場推廣方面投入資金,以提升用戶認知度并推動新AI產品的采用。
提升留存率是考驗
對任何一款互聯網產品來說,大規模的買量推廣吸引用戶向來只是第一步,如何提升留存率、維持市場份額才是更大的考驗。
在這個方面,騰訊已經吃過虧。2023年末,看到網易在《蛋仔派對》這樣的大DAU游戲上的成功,騰訊迅速掀起一波聲勢浩大的反攻。旗下《元夢之星》上線前后,騰訊同樣開啟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并官宣高達14億元的“生態激勵專項投入”,試圖以此從網易手中搶下00后玩家。
騰訊借此曾短暫占據優勢,但這一優勢難以持續。據36kr之前報道,在這場派對游戲大戰打得最為激烈的2024年春節期間,《元夢之星》DAU一度超過5000萬,反超《蛋仔派對》,隨后逐漸跌至1000萬上下。與之相比,上線一年半后的《蛋仔派對》,周末DAU的峰值依然可以達到3000萬。
類似的故事,也曾在C端AI應用上發生。DeepSeek出現之前,Kimi一度是買量最為兇猛的大模型應用之一。這家大模型的創業企業,希望以此搶先那些AI應用的流量入口,在大廠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
但DeepSeek的橫空出世,擊穿了Kimi的算盤。這一由量化基金幻方孵化的大模型初創企業,用市場難以想象的低廉成本打造出了能夠比肩OpenAI的大模型,以此實現了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顛覆。原本有著極高話題討論度的Kimi迅速被擠至邊緣,只得調整方向,大幅收縮產品投放預算,重返基礎模型訓練。
Kimi的故事,折射出AI產業仍有諸多變量。大廠“大力出奇跡”的慣用打法,無法保證底層模型能力能夠超過同行,更無法阻止用戶投奔體驗更驚艷的競品。這是騰訊、字節跳動、阿里巴巴等一眾大廠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業績會上,劉熾平也對此做出回應。其表示,元寶的一項優勢在于能夠接入騰訊的內容生態系統,尤其是圍繞公眾號和視頻號,這些都是非常優質的新信息源。
“未來我們許多大DAU產品都會開始添加不同的人工智能功能,其中一些產品會與元寶打通,各類產品實際上也能夠相互幫助,實現協同效應。這是騰訊未來可以嘗試的策略,也是我們的優勢。”劉熾平表示。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2-1285-0.html廣告打到田間地頭,年入6600億的騰訊猛砸AI,元寶能“大力出奇跡”?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