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進入“百日倒計時”,全球資本市場正被一場由關稅政策、地緣政治與美聯儲利率博弈交織的“完美風暴”席卷。瑞士投行巨頭瑞銀(UBS)在最新報告中發出警告:投資者需為特朗普2.0時代的政治風險與市場波動做好全面準備,而黃金、高收益債券與印度股市,或將成為這場資本突圍戰中的“救命三寶”。
黃金狂飆27%:特朗普關稅牌下的“終極避險密碼”
全球避險情緒的爆發,將黃金價格推升至歷史性的狂熱區間。截至5月中旬,紐約黃金期貨(GLD)年內漲幅已達25.4%,黃金礦業股(GDX)更是飆升27%,逼近2020年疫情期間的峰值。這一表現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可能祭出的“關稅大棒”引發的連鎖反應。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洲區首席投資官索利塔·馬塞利直言:“黃金是對沖地緣政治與政策風險的終極武器。”她指出,特朗普若在第二任期重啟對華加征關稅、對歐洲汽車征收懲罰性稅率的計劃,將導致全球供應鏈成本激增10%-15%,而美聯儲為遏制通脹被迫維持高利率,將進一步加劇經濟衰退預期。這種“滯脹”組合下,黃金的避險價值將愈發凸顯。
更值得關注的是,黃金市場的資金流向已發生質變。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4月全球央行黃金儲備增加128噸,創2023年6月以來新高,其中中國央行連續18個月增持,印度央行單月凈買入量達15噸。與此同時,SPDR黃金ETF(GLD)的持倉量突破900噸,創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新高。馬塞利建議投資者將黃金配置比例提升至5%-8%,并利用市場回調時機分批建倉。
高收益債“躺贏時代”:美債收益率狂飆下的資本狩獵
在黃金狂潮之外,另一場靜默的資本盛宴正在高收益債市場上演。特朗普政府“寬財政+緊貨幣”的政策組合,意外催生了美債市場的“高收益狂歡”。數據顯示,彭博美國高收益企業債指數(BKLN)年內回報率達8.2%,遠超標普500指數的5.3%;而投資級債券(LQD)收益率攀升至5.8%,創2009年以來新高。
瑞銀的策略師們將這一現象稱為“特朗普紅利”——減稅政策刺激企業盈利增長,而高利率環境則淘汰了低資質發行人,導致信用利差收窄。馬塞利指出:“當前BBB級企業債與國債的利差已壓縮至120個基點,接近歷史低位,但違約率僅為1.2%,遠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13%。”她特別推薦投資者關注銀行優先貸款(Senior Loans)和私募信貸(Private Credit),這類浮動利率資產既能抵御美聯儲加息沖擊,又能享受利率下行時的資本增值。
更激進的策略則指向“啞鈴型”配置:左手持有30年期國債(TLT)對沖經濟衰退風險,右手押注高收益債(HYG)獲取超額收益。瑞銀測算顯示,若美聯儲于2025年下半年啟動降息周期,高收益債價格可能再漲10%-15%,而長期國債的資本利得將達20%以上。
印度股市“狂飆突進”:亞洲版“特朗普交易”崛起
當全球投資者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憂心忡忡時,印度股市卻悄然成為這場風暴中的“避風港”。MSCI印度指數(INDA)年內漲幅達15.6%,超越中國A股(-2.3%)與日本股市(7.8%),成為亞洲表現最佳市場。這一逆勢崛起背后,是印度與美國日益緊密的經貿紐帶。
2024年,印度對美出口額突破1,200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電子、制藥與化工產品占比超60%。更關鍵的是,印度在半導體、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去中國化”布局,使其成為特朗普政府“友岸外包”戰略的核心受益者。5月初,美印宣布成立“關鍵技術聯合工作組”,計劃在量子計算、6G通信等領域投資500億美元,進一步強化供應鏈綁定。
瑞銀將印度股市評級上調至“超配”,并指出三大驅動力:其一,莫迪政府推動的“印度制造2.0”計劃將使制造業占GDP比重從15%提升至25%;其二,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26%,吸引貝萊德、先鋒領航等巨頭加速布局;其三,印度盧比與美元掛鉤的匯率機制,使其成為全球資本對沖新興市場風險的“準避險貨幣”。
“印度股市的估值雖已升至22倍市盈率,但考慮到其盈利增速達18%-20%,這一溢價是合理的。”馬塞利表示,她建議投資者關注印度IT服務(INFY)、制藥(DRREDDY)與可再生能源(ADANIGREEN)三大賽道。
美股“溫水煮青蛙”:特朗普減稅預期下的“甜蜜陷阱”
盡管瑞銀對美股短期波動發出警告,但其對長期前景卻持樂觀態度。策略師們預計,標普500指數(SPX)將在2025年底前突破5,800點,較當前水平上漲8%。這一預測的核心邏輯在于: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動的減稅2.0計劃,將使企業有效稅率從21%降至15%,直接提升標普500成分股盈利3%-5%。
更微妙的是,關稅政策與降息預期的“對沖效應”。瑞銀測算,若美國對華加征25%關稅,將導致標普500企業毛利率下降0.8個百分點,但若美聯儲同步降息75個基點,則可完全抵消這一沖擊。這種“政策蹺蹺板”下,美股或呈現“震蕩上行”格局:科技巨頭(AAPL、MSFT)憑借高利潤率扛過沖擊,而中小盤股(IWM)則因對經濟敏感度更高而波動加劇。
馬塞利建議投資者采取“階梯式建倉”策略:當前將美股配置比例維持在45%-50%,其中科技股占比不超過30%,并增配防御型板塊如醫療保健(XLV)與公用事業(XLU)。同時,利用VIX恐慌指數(VIX)的脈沖式飆升(如突破30點)進行低吸高拋。
歐洲股市“冰火兩重天”:防御性龍頭與地緣博弈
與美股的“甜蜜陷阱”相比,歐洲股市正陷入更復雜的博弈。瑞銀將歐洲斯托克50指數(STOXX50)評級下調至“中性”,但強調“防御性龍頭”仍具配置價值。數據顯示,2024年歐洲企業盈利增速預計僅為3.5%,遠低于美國的8.2%,但醫藥(NVS)、消費品(UL)與公用事業(EDF)等防御板塊的股息率卻高達4%-5%。
地緣政治風險是歐洲股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特朗普若重啟對歐盟汽車加征關稅,將使德國DAX指數(DAX)成分股盈利減少12%;而俄烏沖突的長期化,則導致歐洲能源價格較美國高出40%。馬塞利建議投資者通過“杠鈴策略”應對:左側配置高股息防御股,右側押注人工智能(ASML)、清潔能源(ORSTED)等結構性增長賽道。
全球資本的“突圍戰”:從黃金到印度股市的范式轉移
在特朗普2.0時代的“百日驚雷”中,全球資本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范式轉移。黃金從傳統的避險資產,升級為對抗“滯脹”的核心配置;高收益債從邊緣品種,逆襲為“寬財政+緊貨幣”政策的最大贏家;而印度股市則憑借地緣政治紅利,崛起為亞洲新興市場的“新錨點”。
瑞銀的報告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政治風險與市場波動共舞的時代,單一資產策略已難以生存。投資者必須構建“黃金+高收益債+印度股市”的三維防御體系,同時利用美股的結構性機會與歐洲的防御性龍頭,方能在特朗普的“關稅風暴”中全身而退。
當黃金價格在2,400美元/盎司上方盤整,當印度股市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當高收益債收益率逼近6%關口,全球資本市場的下一場風暴,或許已從特朗普的推特賬號悄然醞釀。而這場博弈的終極贏家,將是那些讀懂政治密碼、駕馭市場波動、并敢于在“黑天鵝”中狩獵的資本獵手。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9156-0.html預警特朗普2.0“百日風暴”,UBS急發“生存指南”:黃金、高息債、印度股市三箭齊發抗風暴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