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出手,A50飆漲!
今天凌晨,據新華社消息,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中國電科堅定看好資本市場,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中國電科基于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堅定信心,積極履行對資本市場承諾,已完成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超過20億元。中國電科將繼續踐行“大國重器”使命責任,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協同,加快實施增持回購,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及提升上市公司價值。
4月7日晚間,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堅決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其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積極支持關鍵領域科技創新,為維護市場穩定運行貢獻力量。
此前,中國誠通、中央匯金公司均發布增持公告。
中國誠通稱,中國誠通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旸投資當天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和中央企業股票,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中國誠通作為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平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后續將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功能作用,持續大額增持央國企股票和科技創新類股票,當好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者,有力支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中央匯金公司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7日晚,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夜盤重開后走高,一度漲超4%。該指數當日16:30收盤下跌8.45%。
截至發稿,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漲近2%。
去年2月,在市場大跌之時,中央匯金重磅表態,已經充分認可當前A股市場配置價值,已于近日擴大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增持范圍,并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隨后,市場大反彈。
2023年10月11日,中央匯金時隔8年再次出手,對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合計增持超4.76億元,并表示擬在未來6個月內以自身名義繼續在二級市場增持國有四大行股份。2023年12月1日,“國家隊”又一次出手。當天下午,消息突然傳來,國新當日進場買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產品。據悉,所購入的ETF產品多為跟蹤央企指數產品。隨后,大盤快速反攻。
此前有研報認為,從“國家隊”的行為效果來看,匯金歷次增持時點多數位于市場階段性底部附近,是震蕩環境下的穩定器。回望過去幾輪增持,“國家隊”能發揮市場“穩定器”作用。
美股巨震,特朗普表示不會暫停關稅政策
7日晚,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低開后,集體拉升翻紅,納指一度大漲超4%,隨后迅速回落轉跌。
消息面上,美國白宮表示,“對部分國家暫停90天的關稅”是假新聞。此前,關于美國新關稅政策將暫停90天的傳言在美國網絡傳播,這似乎是對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 (Kevin Hassett) 的采訪所引發,該采訪引發了猜測和市場動蕩。白宮并未對此做任何確認,而哈塞特原話是“總統會做出他要做的決定”。此前著名對沖基金經理Ackman曾呼吁特朗普推遲實施關稅90天。
最終,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納指收漲0.1%終結兩連跌,標普500指數跌0.23%,道指跌0.91%;美股“上躥下跳”,道指最高最低點位之間相差高達2600點;蘋果跌超3%,特斯拉跌超2%,英偉達漲超3%,亞馬遜、Meta漲超2%。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5.12%,中概股多數收跌,阿里巴巴跌超9%,小鵬汽車跌超8%,理想汽車、網易跌超6%,嗶哩嗶哩、京東跌超5%,百度跌超3%。
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不會暫停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與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后對媒體表示,他眼下沒有暫停關稅政策的考慮,許多經濟體的領導人正尋求與其談判。他認為,強行執行關稅政策和進行談判,這兩件事并不矛盾。
特朗普說,他拒絕了歐盟當天稍早時表示的與美互免關稅的提議,“不行,這完全不夠”,“他們在貿易問題上欺騙我們”。
在談到與日本的貿易關系時,特朗普再次對日本施壓,他對媒體表示,日本需要開放市場。
盈利端預期受到影響
期貨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短期來看,美國“對等關稅”對國內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由情緒傳導。
“受‘對等關稅’政策力度超預期的影響,以美股為代表的海外權益市場集體大幅下挫,在全球資本市場避險情緒集體升溫的背景下,A股市場短期的交易情緒也將受到影響。”海通期貨股指分析師許青辰說。
據正信期貨金融期貨分析師劉影介紹,在經濟下行周期,宏觀不確定性事件的擾動放大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和預期,從而引發市場過度調整,更多的是對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上的擾動。“一方面,我國進出口結構已經逐漸發生轉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對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比重逐漸提升,對西方國家和亞太地區發達國家的出口依賴降低,‘對等關稅’政策對中國經濟整體的影響或有限。另一方面,目前美國制造業持續萎縮,與服務業表現嚴重分化,意味著美國仍然需要一部分進口才能滿足需求、不太可能持續與中國脫鉤,同時從上一輪的貿易摩擦經驗來看最終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較大,疊加管理層應對措施齊全,市場有了預警機制、可能會更加理性地看待中美關系的變化。因此我們認為持續性恐慌拋售的可能性有限,但也不能忽視關稅政策反復加劇市場波動的風險。”劉影說。
不過,從長期來看,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也將影響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端預期。
“美國特朗普政府出臺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謂是全方面地筑起貿易壁壘,生硬地打斷全球經濟修復進程。”東證期貨股指分析師王培丞表示,對中國而言,除了要考慮中國對美直接出口大幅衰減之外,還要考慮到全球經濟遭遇重創,整體外需的轉冷也將拖累中國出口增長,生產部門的毛利率進一步被壓縮,2025年盈利修復的上限或較為有限。
在王培丞看來,考慮到上述影響路徑,對A股上市公司而言,2025年盈利增長將極為有限。“股價的驅動就只能依靠PE擴張來實現。但現實中,春節后A股已經走過一輪估值擴張的行情,當前估值水平并不低,提供的安全邊際極為有限。這就是A股大幅下跌的邏輯,殺完估值后,有了安全邊際才能更好抵御沖擊。”他說。
據許青辰介紹,首先,美國對中國加征巨額關稅,將直接沖擊中國對美國出口。其次,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全球貿易萎縮,影響其他經濟體對中國的進口需求。美國對其他經濟體加征關稅,將導致其他經濟體對美出口回落,拖累各國經濟表現。隨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全球進口需求疲軟,將沖擊中國整體出口。最后,美國向全球經濟體加征關稅,將影響中國的轉口貿易和出海到美國以外地區的中國企業。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雖然限制了中國對美國的直接出口,但中國的部分商品仍通過墨西哥、越南等第三方進行轉口貿易。隨著美國對墨西哥和越南加征關稅,中國企業在當地從事轉口貿易的成本將顯著抬升,沖擊非美地區中國出海企業的盈利空間。
“總體來看,美國此次對華加征34%額外關稅對A股市場沖擊主要通過出口成本抬升、供應鏈重構和風險偏好變化三條路徑傳導。首先,中國對美出口的核心品類如機電、消費電子等面臨直接成本壓力,關稅成本激增將直接壓縮企業利潤率。其次,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蘋果、特斯拉等企業向東南亞轉移產能的趨勢強化。最后,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推動資金轉向醫藥、公用事業等防御性板塊。在此背景下,出口依賴度高的板塊首當其沖,例如消費電子、汽車零部件等板塊受沖擊明顯,而農產品等則因進口替代邏輯呈現分化。”中信建投期貨金融衍生品分析師孟慶姝說。
從市場風險偏好來看,劉影表示,關稅政策對峙的第一階段沖突升級,市場風險偏好普遍降溫,大類資產普遍下跌,股指作為風險資產跌幅居前,與美國貿易往來密切的機電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首當其沖受到影響,隨著進入談判階段,市場情緒將會逐漸修復,短期來看可能會反復拉扯加大波動,長期來看具備談判空間。
市場尚未出現流動性壓力
“與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相比,目前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并未顯著加劇,但需要注意的是外部環境更為復雜。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主要局限于雙邊貿易,中國企業尚可通過轉口貿易部分規避沖擊。而當前美國關稅政策覆蓋全球60多個經濟體,轉口貿易路徑受阻,疊加全球供應鏈割裂風險,市場擔憂從單一產業鏈延伸至系統性衰退。不過,A股自身結構已發生明顯變化:一是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外資流出壓力較低;二是政策應對更為成熟,專項債、消費補貼等逆周期工具提前布局,科技國產化亦為市場提供支撐。”孟慶姝表示。
據許青辰介紹,雖然3月中旬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散戶保持著“逢跌買入”的行為,從2月底到3月底散戶的凈買入額達2600億元左右。近期,散戶持續大規模的買入支撐起了流動性層面的相對強勢,以海通期貨的流動性模型估算,3月份A股市場平均每周凈流入超350億元,流入規模遠超長期平均的單周100億元左右的水平。
“總體來說,當前A股市場體量更加龐大,機構參與度更深,流動性極度充沛,不存在明顯的流動性壓力。”王培丞說。
劉影同樣表示,相較于2018年的中美貿易摩擦,此輪“對等關稅”政策發生的宏觀背景產生變化,國內經濟結構、產業升級均較2018年有了明顯的改善,隨著財政政策發力,當前經濟周期逐漸重啟修復,一攬子宏觀政策調控工具充足,國內總需求形成托底,同時國際貿易格局和國際環境變化,美國經濟政策也面臨諸多難題,美股市場亦大幅下跌,美股相對優勢較2018年明顯回落,疊加國內貨幣寬松政策預期,預計資金流動性壓力或有限。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A股市場在關稅沖擊下,部分板塊出現集中拋售。對此,孟慶姝表示,這種恐慌情緒主要集中在外資重倉的科技白馬股和出口依賴型中小盤股,資金加速撤離。大事件來臨時,短期都會有流動性沖擊,是否會演化為流動性擠兌風險仍需觀察。
若關稅政策長期化,A股及股指市場的估值中樞是否會出現系統性變化呢?對此,王培丞表示,若關稅長期化,中國股票市場的估值中樞必然面臨重構,一是估值中樞整體下移,想要再達到20倍的估值水平將較為困難。二是板塊間的估值體系也會變化。受益于全球化的出海和出口板塊面臨估值下行壓力,而內需和安全板塊則或將迎來估值中樞的低位抬升。
不過,在許青辰看來,關稅政策可能改變短期的交易節奏但不會影響中期趨勢。他進一步解釋說,首先,自2023年年中以來,A股和美股表現就持續脫鉤,A股的中長期主線更多還是在交易內生因素。其次,關稅力度的超預期疊加美元匯率壓力前期已有所緩解的背景下,國內政策對沖的力度加大的預期會有所升溫。再次,歷史數據顯示,美國關稅幅度的實施具有一定靈活性。例如2017年4月,特朗普最初提出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45%的關稅,但最終實施的稅率為25%。當下特朗普的關稅施壓基本達到上限水平,后續具體實施情況也可能會有力度的邊際緩和。最后,A股中期走勢的根本在于居民端的流入趨勢是否會出現改變,今年以來散戶在A股市場中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逢跌買入的行為,若這一趨勢持續,A股中長期走牛的核心支撐并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
“基于此,在外盤普跌的背景下,避險情緒顯著升溫的背景下,A股短期的下挫也可能難以避免,但是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此次關稅的超預期可能會加速前期炒作過熱的以TMT為代表的小盤成長股的調整周期,在居民端流動性的支持下,短期A股市場若因特朗普關稅施壓超預期而出現顯著的下跌,可能反而是中期較好的買點。”許青辰說。
具體來看,劉影認為,若關稅政策長期化,則可能抬高出口成本、削弱價格競爭力,尤其對機電、電子、紡織等出口依賴型行業的盈利產生直接沖擊。同時,關稅長期化可能加劇海外投資者對供應鏈穩定性和地緣風險的擔憂,導致外資降低A股配置比例,政策不確定性推升風險溢價,從而壓低A股估值水平,估值體系可能也會出現變化,市場或更加傾向于低PB、高股息或政策受益確定性的領域。
“對于出口主導型企業,若關稅稅率持續上升且替代供應鏈成熟,相關企業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可能雙降,估值邏輯從‘成長’向‘價值’重構。對于進口替代行業,如半導體、高端裝備等‘卡脖子’領域可能獲得更多政策傾斜,國產化加速或支撐估值。對于消費、醫藥、公用事業等與外貿關聯度低的內需驅動行業,可能成為避險選擇,估值穩定性更強。”劉影表示,總的來說,關稅政策長期化會對A股及股指市場的估值中樞產生影響,但長期估值重塑主要取決于中國經濟的內生動能能否有效替代外需缺口。
孟慶姝同樣認為,若關稅政策長期化,A股估值中樞可能從“外需驅動”轉向“內需與科技主導”的雙重邏輯,但系統性變化的方向取決于政策應對效果。具體來看,出口依賴型行業,如消費電子、機械制造板塊的盈利增速可能持續承壓,內需板塊和新基建有望受益于財政刺激,國產替代主線如半導體、工業軟件等則可能成為估值新錨。此外,若全球滯脹風險加劇,低估值A股核心資產,如金融、消費可能吸引外資回流,推動估值中樞上移。長期來看,A股估值并非單向承壓,而是呈現結構再平衡,內需政策力度和科技突破或成為關鍵變量。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8342-0.html突然大反攻!凌晨,“國家隊”增持,特朗普表態!開盤要漲?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華電能源在五大連池成立新公司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