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美股市場再度上演“冰火兩重天”行情。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0.2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0.31%,標普500指數則以平盤收官。然而,科技股的分化格局成為市場焦點:英偉達股價單日暴漲超4%,總市值一夜飆升15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2萬億元),以3.77萬億美元的市值再度登頂全球市值榜首;而特斯拉、英特爾等科技巨頭則遭遇重挫,跌幅分別超過3%和1%。與此同時,中概股表現分化顯著,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下跌0.6%,小鵬汽車、好未來等個股跌幅居前,而富途控股、中通快遞等則逆勢上漲。
英偉達狂飆:AI與機器人雙引擎驅動,市值突破3.77萬億美元
英偉達無疑是昨夜美股市場的最大贏家。在強勁財報與CEO黃仁勛戰略展望的雙重催化下,其股價單日漲幅達4.35%,創下歷史新高。這一漲幅直接推動英偉達總市值突破3.77萬億美元,超越微軟、蘋果等科技巨頭,重奪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寶座。
黃仁勛在年度股東大會上明確表示,機器人技術將是英偉達繼AI之后的下一個萬億級市場,而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該技術的首個商業化落地場景。他描繪了一幅宏大的未來圖景:數十億個機器人、數億輛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數十萬個機器人工廠,均將由英偉達的技術提供動力。這一戰略布局與英偉達近期公布的財報數據形成呼應。財報顯示,其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激增427%,AI芯片需求持續井噴。而黃仁勛的“機器人藍圖”則進一步打開了市場對其長期增長潛力的想象空間。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的暴漲不僅源于其AI業務的強勁表現,更得益于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提前布局。目前,全球近90%的分析師對英偉達持“買入”評級,目標價中位數超過1400美元,較當前股價仍有約10%的上漲空間。
中概股分化:科技龍頭承壓,富途、京東逆勢上漲
與英偉達的狂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概科技股的集體回調。萬得中概科技龍頭指數下跌超1%,阿里巴巴、比亞迪股份等權重股跌幅均超過2%。新能源汽車板塊表現疲軟,小鵬汽車跌超3%,理想汽車跌逾1%;教育板塊同樣承壓,好未來、新東方分別下跌2.3%和1.5%。
然而,部分中概股仍展現出韌性。富途控股大漲近6%,中通快遞、京東漲幅均超過1%,攜程網、嗶哩嗶哩等小幅上漲。分析認為,富途控股的強勢表現得益于其跨境金融業務的持續增長,而中通快遞的上漲則與國內快遞行業需求回暖直接相關。京東的逆勢上漲則與其“618”大促期間GMV(商品交易總額)超預期有關。
市場人士指出,中概股的分化反映了投資者對中美科技競爭格局的復雜預期。一方面,中國科技企業在AI、新能源等領域的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另一方面,地緣政治風險、監管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仍對中概股估值構成壓制。
美股科技股博弈:特斯拉暴跌3%,谷歌、微軟小幅上漲
美股大型科技股同樣呈現分化格局。特斯拉股價暴跌3.1%,創下近一個月最大單日跌幅。市場分析認為,特斯拉的下跌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其全球交付量增速放緩,二是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進程面臨監管挑戰。此外,英特爾股價下跌1.2%,奈飛、亞馬遜、Meta等科技巨頭也小幅收跌。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谷歌、微軟等巨頭的穩健表現。谷歌股價上漲2.2%,創下歷史新高,其AI大模型Gemini的商業化落地進程超預期;微軟股價上漲0.1%,其Azure云業務收入持續增長。蘋果股價微漲0.1%,市場對其即將發布的AI功能充滿期待。
黃仁勛“機器人藍圖”:能否復制AI神話?
黃仁勛在股東大會上的發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他提出,機器人技術將成為英偉達繼AI之后的下一個核心增長點,而自動駕駛汽車將是該技術的首個商業化場景。這一戰略布局與英偉達在AI領域的成功路徑高度相似:通過提供底層算力支持,構建技術生態,最終實現商業化閉環。
目前,英偉達已與多家汽車制造商、機器人企業達成合作。例如,其Omniverse平臺已被應用于自動駕駛汽車的仿真測試,而Isaac機器人平臺則被多家工業機器人企業采用。市場分析認為,若英偉達能夠在機器人領域復制其在AI領域的成功,其市值有望進一步突破。
然而,這一戰略也面臨挑戰。機器人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遠比AI復雜,涉及硬件、軟件、倫理等多重因素。此外,特斯拉、波士頓動力等競爭對手也在加速布局機器人領域,英偉達能否保持技術領先地位仍需觀察。
美聯儲議息會議臨近,市場情緒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將于北京時間6月27日凌晨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盡管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維持利率不變,但通脹數據、就業數據等經濟指標的變化仍可能引發市場波動。昨夜美股市場的分化格局,部分反映了投資者在美聯儲議息會議前的謹慎情緒。
分析人士指出,若美聯儲釋放“鴿派”信號,科技股有望延續漲勢;反之,若美聯儲強調通脹風險,市場可能面臨調整壓力。在此背景下,英偉達等高估值科技股的波動性可能加劇。
后市展望:科技股分化或持續,機器人概念成焦點
展望后市,科技股的分化格局可能持續。一方面,英偉達、谷歌等AI龍頭股有望繼續受益于技術迭代與商業化落地;另一方面,特斯拉、英特爾等面臨競爭壓力的科技股可能繼續承壓。此外,機器人概念股有望成為市場新焦點。隨著黃仁勛“機器人藍圖”的提出,相關產業鏈企業可能迎來估值重塑。
對于中概股而言,短期仍需關注地緣政治風險與監管政策變化。長期來看,中國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與市場需求仍是支撐其估值的核心因素。
昨夜美股市場的分化行情,既反映了科技股內部的博弈,也折射出全球投資者對未來技術趨勢的判斷。英偉達的狂飆與特斯拉的暴跌,是AI與機器人技術競爭的縮影;而中概股的分化,則凸顯了中美科技競爭的復雜性。在美聯儲議息會議臨近的背景下,市場情緒可能進一步波動,但長期來看,AI、機器人等前沿技術仍將是驅動全球科技股增長的核心動力。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10739-0.html英偉達單日暴漲1.12萬億!黃仁勛押注萬億級機器人市場,美股科技股冰火兩重天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