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資產保值,可以說是當下消費者普遍關心的問題。
一個資深中產的理財體系往往會配置一系列不同資產,希望能在保值的基礎上跑贏通脹。通常來說,這套理財體系里總少不了兩個硬通貨:一個是黃金,另一個是勞力士。
這邊金價還在一路高歌猛進,那邊長期穩坐“保值神話”頭把交椅的勞力士,卻開始搖搖欲墜了。
勞力士在二手市場賣不出價格后,中產開始轉戰黃金了嗎?
圖源:圖蟲創意
二手勞力士,跌了
回顧過去,勞力士手表曾是投資領域的“保值神器”。
在2022年底,一位資深高端賣家曾以385萬元的高價回收了一只愛彼皇家橡樹系列26585手表。然而,這只手表在隨后的時間里并未迅速轉手,直到2023年7月份,才以235萬元的價格出售,虧損高達150萬元,這一虧損額相當于賣掉一塊手表就相當于損失了一輛保時捷。
二手勞力士的價格,正在持續下跌。
以超級熱門“迪通拿系列”為例。據媒體報道,“綠金迪”巔峰時期在二級市場的售價高達120萬元,如今已跌至41萬元左右;“熊貓迪”從40萬元跌到19萬元;“五珠鏈紅藍圈”從24萬元跌至不到14萬元。迪通拿的回收價一般高于公價,也正因如此勞力士才被稱為“保值硬通貨”。
有些款式甚至已經跌破了公價。
比如,“永恒玫瑰金”的公價近27萬元,現在的二手市場價卻只剩下18萬元左右,足足跌了33.3%。
從2022年3月份的巔峰時期至今,勞力士二手市場價格指數下降了近33%,創下四年來的新低。
雖然年初勞力士依照慣例漲價,試圖延續價格上揚的調性,但二手價的下跌還是動搖了它的保值神話。
勞力士二手市場份額下跌近10%
Chrono24 的最新數據顯示,勞力士在二手腕表市場的影響力正在減弱。
自2022年第一季度市場份額達到 43.9% 的峰值后,勞力士在 Chrono24 上的交易份額在2024年底已降至 34.2%,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間投機性購買的減少,導致腕表價格從高位回落。
盡管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但勞力士仍位居 Chrono24 交易量的第一位,歐米茄位居第二,占 10%,百達翡麗第三,占 6.7%。卡地亞自 2020 年以來市場份額翻倍,達到 5.2%。
根據 WatchCharts 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對2024年第四季度奢侈腕表二級市場的報告,現如今,消費者“排隊”等候勞力士熱門表款現貨所需的時間比三年前少了許多,例如,2023年,勞力士潛航者型(Submariner)腕表等待時間的中位數為105天,而到2024年底縮短至60天;2022年,勞力士格林尼治型(GMT Master)等待時間的中位數為180天,到2024年底縮短至90天。
此外,勞力士還在2023年春季推出了官方認證二手腕表計劃,這也將一部分二手銷售從非官方二級市場轉移到了授權經銷商渠道。
專柜排隊配貨曾是常態
“在兩三年前,熱門款式在專柜排隊等待購買就是常態,一款熱門的迪通拿更是往往需要登記購買意向一兩年才能輪上。”一名表圈的中介透露,許多消費者為了盡快擁有一塊心儀的手表,在自己排隊無望后,往往會聯系中介來購買。
公開信息顯示,2022年初,一款售價為23萬元的勞力士黑圈迪通拿,短短幾個月內二手交易價就飆升至32萬元,其增值速度令人咋舌。
一組數據更加直觀顯示出當年火爆。根據摩根士丹利聯合Lux Consult發布的2021年瑞士鐘表研究報告顯示,勞力士成為當年銷量第一的鐘表品牌,銷售額達到550億元,年增長率高達77%;算下來,勞力士在2021年平均一天就能售賣出1.5億元。
“即便有錢,也買不到現表。”成為當時腕表圈大家對于勞力士的共同認知,甚至連不玩表的圈外人士也知道,勞力士腕表意味著買到就意味著升值。
“那時候勞力士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漲幅超過股票、債券、房地產和黃金。”一名熱衷購買名表的買家承認,除卻了當時的稀缺性和瘋狂二手市場增強了自己的購買欲,自己甚至有種心理,即戴上這塊表都是在“增值”。
“新表10天內到店無法售賣,想要買到熱門款必須搭售一些常規款式表示誠意,當時你看看大家討論的都是這類的話題。”上述腕表中介告訴記者,那時候基本上一表難求,自己到處在囤貨、找貨的階段,也根本不愁客戶。
(時代周報記者綜合自鳳凰WEEKLY、北京商報、金羊網、快科技等)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3-467-0.html二手勞力士價格暴跌!“綠金迪”跌至約41萬元,中產轉戰黃金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