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鳴志在必得,一旦看準方向,就決不收手。
1、抖音多個AI產品爆火了
近兩年,AI賽道持續升溫,在這風口之上,眾多AI產品紛紛嶄露頭角。然而,今年年初DeepSeek異軍突起,一出場便引發全球熱議,迅速成為AI行業最大的黑馬。
當然,DeepSeek算是一個例外,主角還是互聯網大廠。
據QuestMobile最新數據顯示,在3月份的月活用戶規模TOP15 AI原生APP中,DeepSeek憑借1.94億的月活躍用戶數登頂第一,在這之后是騰訊、阿里、抖音等大廠的主場。
其中,抖音成果頗豐,狂攬多個爆款,比如旗下的豆包以1.16億的活躍用戶數排名第二,即夢AI首次躋身Top5,豆包愛學、星野、貓箱也進入TOP15。
不得不說,抖音AI業務實力不俗。
圖源:QuestMobile
那么,抖音這幾款AI產品為何如此受用戶喜愛?
先來看豆包,它作為AI對話類產品,適用于日常對話、學習輔助、圖像生成、信息搜索與整合等多種場景,可以回答各種問題并進行對話。
這種智能問答的便捷性與實用性,讓豆包這類AI對話產品深受用戶青睞。
從上述榜單中,我們會發現用戶活躍度高的多為這類AI產品,比如位列第三的騰訊元寶、KiMi智能助手、文小言、納米AI搜索、智譜清言、通義,均具備搜索答疑、深度思考、寫作功能等功能。
抖音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挖掘用戶需求,在豆包之外又探索新的AI產品。比如抖音的AI創作平臺——即夢AI,支持AI視頻和AI圖片生成,用戶僅需簡單文字描述或圖片輸入,就能快速生成圖像和視頻內容,降低了創作門檻,讓普通用戶也能輕松實現創意構思。
那么,抖音為何要探索更多形態的AI產品?去年12月底,據36氪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字節管理層判斷AI對話類產品可能只是AI產品的“中間態”,長期更理想的產品形式,大概率需要更視覺化的用戶體驗、更低的用戶使用門檻。
換句話說,AI對話類產品可能只是AI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過渡階段。從長遠來看,更理想的產品形態應該是那些能夠提供更直觀視覺體驗、并且用戶使用起來更為簡便的產品。
基于這一判斷,字節跳動提高了即夢的產品優先級,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以期在AI時代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抖音”。
貓箱也是抖音探索多模態產品的又一成果。
據悉,貓箱定位為 “AI 虛擬角色聊天互動社交” 應用,保留了戀愛、校園等受歡迎的劇情,還增加了武俠、宮廷等多種劇情,滿足了用戶多樣化的情感和娛樂需求。
在組織架構層面,抖音集團已設立多個專注于AI業務的部門。目前,抖音集團旗下AI團隊分為三個部門,包括Stone(為AI產品提供技術支持)、Seed(專注大模型研發)、Flow(專注AI產品落地),總規模接近2500人。
圖源:晚點
抖音大模型業務,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今年2月的字節全員會上,模型研發團隊Seed負責人朱文佳自信地表示:“目前來看,我們的模型肯定是第一梯隊,可以對標國內外最好的模型。”
據悉,2025年,字節還明確了三大AI目標:探索智能上限、創新UI交互形式、加強規模效應。
而對于抖音集團的AI業務而言,扎實推進、穩步前行是取得長遠發展的關鍵。誠如字節跳動CEO 梁汝波所言:“AI是一場馬拉松,現在還很早,只是前500米。我們希望團隊的心態是既進取,又耐心。”
2、AI賽道競爭激烈,投流一個比一個猛
眾所周知,AI行業非常燒錢,無論是模型訓練,還是營銷投流,都需要砸下重金。
去年,國內AI應用產品的投流規模引發業內震驚。AppGrowing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15日,國內十款AI原生應用合計投放金額達15億元。
在這場激烈的投流競賽中,月之暗面旗下的KiMi一騎絕塵,以高達5.4億的投放金額牢牢占據首位。而豆包也毫不遜色,投放金額超過4億元,緊隨其后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月之暗面背后的投資方之一包括阿里、小紅書、美團、騰訊。去年2月,阿里、美團、小紅書都參投了月之暗面超10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后估值約25億美元。
緊接著同年8月份,月之暗面超3億美元的B輪融資中,再次出現阿里的身影,騰訊也加入戰局。
月之暗面融資情況 圖源:天眼查
成立僅兩年的月之暗面公司,竟然能夠燒出5億元的投流資金,這顯然得益于背后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強大支持。
從成效來看,KiMi智能助手今年3月份的月活躍用戶為1830萬,排在榜單第四;而排在前三的依次為DeepSeek、豆包和騰訊元寶。除了DeepSeek和豆包月活用戶規模過億,騰訊元寶僅為4164萬。
這樣看來,KiMi智能助手拿到第四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說明投流的成效顯著。
不難看出,豆包用戶增長迅速,也離不開抖音花巨額資金,通過廣告宣傳推廣。既然豆包投放力度如此之大,抖音在其他AI產品的投放力度也不會太小。
目前來看,豆包拿下第二的成績,抖音旗下多款產品也進入榜單TOP15,抖音投流效果很好,得益于抖音的資源優勢巨大。抖音擁有海量的用戶,日活用戶數億計,這意味著AI產品廣告有更多機會被曝光。
抖音的算法推薦系統,利用個性化推薦提高了廣告的曝光率和點擊率,從而提升投流效果。同時,其品牌影響力和用戶信任度為AI產品廣告提供了背書,增加了用戶對廣告的信任和接受度。
自布局大模型業務以來,抖音還持續加強了AI人才招聘力度,吸納更多頂尖技術人才,以提高自身的技術競爭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各AI應用產品不僅在技術研發上持續發力,在市場推廣方面更是不遺余力。
如今,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躋身月活躍用戶量前列,各大AI應用產品的投流規模持續增長。
這也預示著,AI應用產品將在未來進一步深入滲透到我們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模式。
3、張一鳴親自操刀AI業務
在抖音的業務布局中,AI業務占據著舉足輕重的特殊地位,其受重視程度非同小可,張一鳴更是親自掛帥,全面把控。
有接近字節的人士透露,張一鳴會自己看論文,看技術關鍵細節,和一流 AI 研究者聊天、交流,并鼓勵字節AI研究團隊探索、研究基礎課題。
可以看出,AI業務在張一鳴心中地位超然。
張一鳴深知人才是AI發展的關鍵驅動力。據了解,他不僅親自負責從招攬AI人才,還多次在內部強調追求“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標。字節跳動內部人士稱,張一鳴對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極其專注。
如此執著于AI,是因為張一鳴對公司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洞察力和預見性。盡管抖音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張一鳴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他關注的是如何確保公司的長期發展和持續競爭力。
一位接近張一鳴的人士表示:“張一鳴意識到,字節跳動在抖音和TikTok之后需要新的增長引擎。他總是在思考未來五年會發生什么,什么能延續公司的未來。”
張一鳴深知字節跳動在經歷了抖音和TikTok的輝煌后,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目前來看,人工智能或許是抖音集團發展的新增長點。
總的來看,在張一鳴的引領下,抖音正在人工智能領域開拓出全新的業務版圖。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2-33912-0.html張一鳴拿下多個爆款應用,抖音AI讓行業顫抖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劉強東拿下微博大單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