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蘇寧易購真能絕處逢生。
日前,蘇寧易購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32%至567.9億元,但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1億元,同比增長114.9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5.86億元,同比增長57.56%——這也是蘇寧易購自2020年以來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圖源:蘇寧易購2024年度報告
在年報當中,蘇寧易購表示去年在業務層面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推動全渠道發展。線下在重點城市新開、重裝 75 家 Suning Max(蘇寧易購超級體驗店)、Suning Pro(蘇寧易購超級旗艦店)店面,加快“衛星站”和“以舊換新駐點”深入小區,并持續推動縣鎮市場零售云加盟店結構優化,一年新開1296家零售云加盟店。線上則把握住了國補機遇,與各大平臺實現開放合作;
二是推進專供產品的建設。依靠自身的強大供應鏈,蘇寧在產品上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截至去年年底,蘇寧全渠道JSAV專供商品銷售占比達22.6%,顯著帶動了毛利率提升;
三是持續打造家電差異化服務產品。像是“家電免費上門檢測”“大家電2小時即送即裝”“以舊換新送新拖舊一體”等服務,既提升了用戶服務體驗,也為蘇寧易購建立起了差異化優勢。
無法否認的是,業務上展開的一系列努力,確實為蘇寧易購實現盈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需要注意,雖然歸母凈利潤扭虧為盈,但實際上蘇寧易購的扣非凈利潤仍是負數——同比減虧超40億后,虧損仍達到了10.25億元。
換而言之,在業務層面上,蘇寧易購還沒真正實現盈利。歸母凈利潤轉正的背后,除了經營改善的作用,還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他因素。
2.召集舊部、輕裝上陣,張近東背水一戰2020年,可以說是蘇寧易購命運的關鍵轉折點。
這一年,蘇寧創始人張近東豪擲200億支持了恒大的重組上市計劃,但隨著恒大爆發債務危機,這筆錢最終沒能收回。
次年,蘇寧易購的財務狀況也開始惡化。其2021年營收1389億元,總負債卻高達1397.09億元,這迫使蘇寧易購走上了自救的道路。
面對生存困境,張近東不得不出讓部分蘇寧易購股權,并辭任了蘇寧易購董事長一職。當時他發布公開信表示,“隨著蘇寧易購年輕人才成為企業的中流砥柱,我選擇更進一步的放手支持,主動向董事會申請辭去易購董事長職務,只擔任名譽董事長。”
同年,已成為蘇寧易購單一最大股東的阿里巴巴,提名黃明端出任蘇寧易購董事長,蘇寧的各個部門也逐步被阿里接管。
黃明端
接下來的幾年里,依靠地方國資和阿里的幫扶,蘇寧易購“大廈將傾”的局面至少是穩住了,但仍處在持續虧損當中。
2023年,阿里開啟“1+6+N”組織變革,同時也減少了對蘇寧易購業務層面上的干預。當時作為張近東“嫡系”的任峻,正式接替黃明端出任董事長,并兼任總裁一職;同樣跟隨張近東20余年的侯恩龍也在這時出任公司高級副總裁,負責公共事務、法務中心等工作。
在此背景下,張近東也開始以蘇寧集團董事長的身份頻頻現身,似乎也重新回到了蘇寧易購的權力中心。
這一年年底,張近東在蘇寧內部發布了一封全員信,表示“經歷過至暗時刻的蘇寧人無所畏懼”。
2024年初,張近東又在一場大會上對蘇寧全員喊話:“要持續堅定企業的調整能力和成長動力,在2024年面向行業和社會打出一場翻身仗。”
此后張近東明顯變得忙碌了起來,先后與美國A.O.史密斯集團高層、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總裁崔勝植等會面,探討戰略合作進一步升級的可能。
除了“張近東系”重新開始掌權以外,去年蘇寧易購還完成了一件大事:拋掉大量包袱,重新輕裝上陣。
去年3月,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將其所持有公司18.61億股股份(約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9.99%)全部轉讓給關聯公司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這可能意味著,往后的阿里更多出于資本管理目的持有蘇寧易購股份,將進一步減少對蘇寧發展的干預。
截至去年年底,杭州灝月仍是蘇寧易購第一大股東,持股約20.09%;張近東位列第二,個人持股17.7%,但還通過蘇寧控股、蘇寧電器等間接持股。
圖源:東方財富
同時,阿里方面確實也是仁至義盡,最后還幫了蘇寧易購一把。去年7月,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確認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大潤發、歐尚商超的聯營模式合作中,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結保底抽成額1.47億余元被免除。
據悉,從2018年下半年至2021年9月30日的合作期間,蘇寧易購作為商品供應商,原本應按照門店銷售額給予康成投資、歐尚投資一定比例的抽成額,但一直未結算的保底抽成額超過了1.47億元。
而最終“雙方就公司超市店業務調整友好協商并達成一致安排,協議中免除公司應付的前述保底抽成額,且未設置任何免除的前提條件。”
包括這次債務減免在內,去年蘇寧易購還與廣告商簽署了《和解協議》,得到了應付廣告費的減免;還有14家公司減免了部分租金和物業管理費,天天快遞原股東也對公司債務進行了豁免、減免。
經過這一部分應付款或負債減免之后,最終給蘇寧易購帶來的2024年度投資收益達到了12.44億元。
“化債”的同時,蘇寧也對部分不良資產進行了妥善處置。
比如2016年,蘇寧易購子公司蘇寧物流曾收購天天快遞70%股權,并約定會在一年內收購剩下的30%。
但直到天天快遞持續虧損導致停運,蘇寧物流也還未完成剩余股權的收購。直到去年8月,蘇寧物流與各轉讓方協商,以1元收購剩余股權,完成了對天天快遞的100%持股。相當于既化解了原本的股權收購債務,還為公司增加了超過5億元凈利潤。
此后,蘇寧易購又宣布將清空所持的全部中國聯通股票,預計能夠折現超20億元;其針對萬達集團50.41億元股權回購款的仲裁請求也已獲受理,但還未開庭審理。
值得一提的是,蘇寧易購線下大量重資產門店的縮減,也在其減輕包袱的計劃當中。根據蘇寧易購年報,去年其家電3C家居生活專業店新開156家,關閉434家,凈減少278家。不過由于店面經營面積有所增加,總面積反而還多了7.03萬平方米,同時坪效同比增長1.17%,銷售收入同比增加2.8%。
圖源:蘇寧易購2024年度報告
當然,最狠的還是蘇寧對自己也有著壯士斷腕的決心。
今年2月7日,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共三家公司于2025年1月26日由南京中院受理破產重整。
此消息一出,“蘇寧破產”很快就傳得沸沸揚揚。不過事實上,蘇寧旗下有著四家核心公司:蘇寧電器、蘇寧控股、蘇寧置業和蘇寧易購,張近東在前三家公司的持股都超過50%。
今年對這三家公司的破產重整,主要也是因為它們持續虧損,占據了蘇寧大部分的現金流。此前就有接近蘇寧易購的人士回應稱:“上述非蘇寧易購的業務確已剝離,雙方業務相互獨立,并不會影響運行。”
換而言之,這更像是一場“棄車保帥”的斷臂求生,最終目的還是推動蘇寧易購能夠回歸健康發展的軌道。
得益于債務化解、不良資產處置,以及國補等政策的推動等,蘇寧易購能在去年甚至今年做出相對漂亮的財務報表,確實也是合情合理。
但無法否認的是,這些因素能夠起到的效果畢竟是短暫的,即使經營狀況有所改善,蘇寧易購也還遠遠沒到能夠放松的時候。
蘇寧易購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其今年定下的目標就是要在經營層面實現全面盈利,借此增加公司流動性,并制定多元化策略以加快債務化解進度,推動公司回歸正常化經營軌道。
如今已經62歲的張近東,究竟還能否“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重現蘇寧當初的輝煌,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2-33761-0.html張近東讓蘇寧易購起死回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找鋼集團馬來西亞分公司正式開業
下一篇:馬云大手筆,淘寶砸10億搞網紅店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