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成果轉化基地高山石斛館于昆明正式揭幕,植物醫生集團副總裁Julie女士、植物醫生品牌全球面膜防曬代言人王俊凱、中國民族植物學創始人、植物醫生首席科學家裴盛基聯袂出席。
這座外立面以四層高立體石斛造型打造的地標性建筑,不僅是視覺焦點,更構建起一座集科普、體驗、文化于一體的沉浸式空間,完整呈現“中華仙草”鐵皮石斛從高山原生境到現代護膚科技的全鏈條生態。
植物醫生石斛館揭幕
人物從右至左依次為:植物醫生集團副總裁Julie女士,植物醫生品牌全球面膜防曬代言人王俊凱,中國民族植物學創始人、植物醫生首席科學家裴盛基,植物醫生華南直營大區總監陳彎
十年攜手:科研成果鑄就產業標桿
2014年,植物醫生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達成深度合作,開啟了高山植物科研與產業融合的新篇章。十年間,雙方共建的“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成為創新孵化的搖籃,科研人員扎根高山植物研究,成功從鐵皮石斛中提取出高含量的石斛寡糖。這一突破性發現,經過嚴謹的科學驗證,該成分被證實能夠作為外源性補充物質,在體外和體內產生顯著的抗衰老作用。
植物醫生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十周年歷程
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產業動能。雙方提報的“石斛活性精萃關鍵技術研究及其產業應用”獲得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該獎由國家科技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準。其相關市場應用獲得第三方數據機構歐睿咨詢的報告,認證植物醫生為“全球石斛蘭護膚品零售額第一”的市場地位,不僅推動了中國特色植物原料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更樹立了行業標桿。
中國民族植物學創始人、植物醫生首席科學家裴盛基在活動現場強調,石斛寡糖的發現是雙方合作的里程碑成果。在熱門的膠原蛋白成分研究上,由于其大分子特性無法滲透皮膚,植物醫生借助所發現的石斛寡糖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石斛寡糖能夠精準向細胞傳遞信號,激活細胞自主合成膠原蛋白、彈性蛋白、透明質酸,為肌膚的緊致與彈性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植物醫生所選用的石斛也十分考究,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歷經7年培育的專研品種“昆植1號”鐵皮石斛,其多糖含量相較藥典標準高出約15%,從源頭上保障了產品的卓越品質。
植物醫生高山石斛館 石斛標本展示
沉浸體驗:科研智慧的立體呈現
走進高山石斛館,科研元素無處不在。一層墻面上,“2014–2024”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與植物醫生聯合研發中心十周年里程碑格外醒目,石斛多糖酶切、寡糖提取等核心專利的突破歷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訴說著十年科研攻關的艱辛與榮耀。
登上二層,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實驗室微縮模型與現場實驗演示區成為人氣焦點。訪客能近距離通過顯微設備探索石斛的微觀結構,親手參與成分互動實驗,感受科研的魅力。
三層深度護理區則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直觀的護膚體驗。獨立護理艙內,石斛蘭鮮肌凝時面膜搭配EMS微震按摩儀,利用寡糖成分的高滲透性,精準激活肌膚細胞,重塑緊致彈性。沿走廊的產品長廊系統陳列著從緊致淡紋系列到日夜修護套裝的全線產品,同時以詳實的臨床數據和真實用戶反饋為支撐,展現著科研賦能產品的卓越功效。
植物醫生高山石斛館 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實驗室微縮模型(二樓)
生態共榮: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創新實踐
科研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更大的社會責任擔當。植物醫生將市場收益積極投入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品牌捐贈三千萬萬元打造的扶荔宮生物多樣性體驗園,已成為COP15永久性成果展示點,向世界展示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卓越成果。
同時,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推動、植物醫生贊助的吳征鎰植物學獎,作為我國首個植物學專業獎項,已成功舉辦四屆,激勵著無數科研工作者在植物學領域深耕細作,為科技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些實踐,不僅彰顯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更實現了生態保護、科研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高山石斛館的落成,不僅是植物醫生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十年合作的成果結晶,更是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生動范本。從科研成果的突破,到沉浸式體驗的打造,再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雙方的合作始終圍繞著“將生物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的目標。這一模式不僅為中國特色植物原料的開發利用開辟了新路徑,更為全球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讓“中華仙草”的千年價值在現代科技與社會責任的賦能下,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咸寧新聞網)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7826-0.html植物醫生首創全球石斛主題館,開啟中國成分可視化革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