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椰、繳翼飛 北京報道
3月18日,國家能源局舉行綠證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李創軍在發布會上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全球貿易綠色化發展趨勢明顯,對貿易產品“含綠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適應綠色貿易要求的核心是降低重點產品碳排放,減少碳關稅支付成本。國家能源局也將統籌做好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編制,推動我國綠色電力消費標準用于國際綠色電力消費核算與認證,提升我國標準的權威性和認可度。同時,聚焦企業出口產品實際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綠證綠電服務,不斷增強企業綠色競爭力。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在全社會碳排放的占比超過40%,通過消費綠色電力降低產品的碳足跡,已經成為出口企業的主要降碳路徑。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綠色電力生產國,對全部可再生能源電量核發綠證,可以滿足出口產品綠色電力需求。”李創軍表示,總的來看,綠證具備服務出口貿易綠色化的良好基礎。下一步將從加快對接綠證國際標準、加強綠證國際合作交流、加強主動宣介服務、做好綠證綠電供給等多方面工作著手,服務好企業出口貿易綠色化。
在加快對接綠證國際標準方面,李創軍指出,綠證國際標準對接是服務企業更好使用綠證的基礎性工作。國家能源局將統籌做好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編制,推動我國綠色電力消費標準用于國際綠色電力消費核算與認證,提升我國標準的權威性和認可度。
值得注意的是,綠電在2024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是要求“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
李創軍指出,這是推動綠證更好服務企業的重要工作。接下來國家能源局要加強政府間溝通,在政府間機制性對話中將綠證作為重要議題,推動主要貿易伙伴認可我國綠證。同時,要加大與國際組織溝通交流力度,支持各類機構及企業就綠色電力消費的標準制定、認證對接、核算應用等工作與國際社會開展務實交流與合作。
根據國家能源局前期調研的情況,目前很多企業對綠證綠電相關政策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但仍有不少企業對相關政策掌握的還不夠,國家能源局也接到一些出口型企業反映買不到綠證或綠電的問題留言。
對此,李創軍強調,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綠證核發的全覆蓋,綠證可以滿足企業出口貿易的需要。下一步,國家能源局要發揮好各綠證交易平臺、綠證綠電服務中心的作用,聚焦企業出口產品實際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綠證綠電服務,不斷增強企業綠色競爭力。
《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點針對目前綠證市場需求不足、綠色電力環境價值嚴重低估的問題,以構建強制消費與自愿消費相結合的綠證消費機制為核心,在提出2027年、2030年綠證市場建設目標基礎上,從市場供給、消費需求、交易機制、應用場景、綠證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17條可操作可落地的相關措施。
李創軍表示,《意見》主要聚焦推進綠證消費,從五個方面提出政策措施,一是綠證供給,就是誰來賣;二是綠證消費,就是誰來買;三是交易機制,就是怎么買;四是應用場景,就是買了有什么用途;五是走出去,就是國外能不能用。通過這五個方面,更好服務企業購買和使用綠證,提升出口貿易產品的“含綠量”。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3077-0.html國家能源局答21記者:將加快對接綠證國際標準等工作,服務好企業出口貿易綠色化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