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首位,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3月16日,備受關注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公布。
方案第一項是“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提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適當加快提高最低工資標準,2025年原則上所有省份都要調整。
3月17日,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一個公司中,低薪崗位工資水平的提升,會帶動整個公司薪酬水平的水漲船高。薪酬的提升不僅能夠增加居民的收入,也會提升民眾的信心,進而對消費產生正面影響。目前需要貫徹落實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同時確保科學合理測算,精準適度。
非公有制企業
可通過工資集體協商促進工資合理增長
如何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
蘇海南表示,首先還是要創造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環境。在此基礎上,應該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還應當大力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從而解決就業問題。
從工資增長機制上,蘇海南分析,非公有制企業可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來促進工資的合理增長;經濟效益良好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可以在工資總額增長的基礎上,合理提高低收入崗位的工資,乃至全企業職工的工資。
蘇海南表示,大多數公司會依照最低工資標準,相應提高本企業低薪崗位的工資水平,這自然會給公司中這些崗位的勞動者帶來好處;而他們薪酬的提升,也會讓中高職位工作者的收入水漲船高,從而促進整個公司薪酬水平的適度提升。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向紅星新聞介紹,在經濟學中,最低工資標準,一方面可以保護低收入者權益,但另一方面可能會減少企業實際用工需求。低收入者在市場中的議價權低,施行最低工資標準能夠保障他們的權益。在經濟向好時,最低工資標準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不大;在經濟下行時,最低工資標準過高可能會抑制企業用工需求。
多省已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專家認為需要精準把控,確保適度
原勞動保障部頒布的《最低工資規定》,明確最低工資標準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2015年人社部在一份關于最低工資標準的文件中提出,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將最低工資標準由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改為每兩年至三年至少調整一次。
去年底以來,已經有部分省份宣布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去年底,四川、內蒙古、新疆等地均發布了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的通知。今年年初,福建、山西、貴州等地也出臺了相關政策。紅星新聞梳理發現,多數地區都采取了三年一調整的頻率。
例如,今年2月14日,廣東宣布調整最低工資標準。3月1日起,廣州、深圳月最低工資分別調整為2500元、2520元,其他地區分四檔調整(最高漲幅180元)。廣東上一次調整是在2021年12月1日。
蘇海南認為,目前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還有上調的空間,之所以要“適當加快提高”,是因為經濟形勢發生了轉變。近幾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地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速度有所放緩。當下,出于促進消費的目的,以及考慮到企業生產經營穩步發展的現狀,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一些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各地便相繼開始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有一套調整機制。在蘇海南看來,現在最重要的是,按照已有的法規政策貫徹落實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另一方面,“科學合理”很重要,需要進行有關數據的測算,如物價上漲幅度、當地經濟發展速度,從而為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提供充分、科學、合理的依據。為了平衡勞動者權益和中小微企業用工負擔,需要精準把控,確保適度。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實習生 張昊睿 北京報道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2987-0.html提振消費,工資怎么調?最低工資標準今年所有省份原則上都要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