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管團隊繼續“變陣”,年內超半數上市銀行出現重要人事變動。
6月26日,據證券時報消息,來自建設銀行的干部楊軍跨行出任中行黨委委員。在走完必要的程序后,楊軍將補位中行副行長之職。楊軍此前擔任建設銀行集團資產管理部總經理。
2025年銀行業再次迎來高管變陣潮。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9日,已有超23家上市銀行發生重要人事調整。
國有大行成為本輪調整的核心陣地,六大國有行中已有5家完成高管“換血”,其中中國銀行變動最為頻繁,年內三位副行長更替;股份制銀行調整則凸顯業務轉型導向,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7家股份行通過引入財富管理專業人才,強化零售金融布局;城商行與農商行則呈現明顯的代際更替特征,11家機構中有“80后”高管嶄露頭角,但部分銀行也暴露出轉型期的治理挑戰。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向時代財經表示,近兩年,銀行業高管變動頻率提升,很大程度上表明銀行業人才交流密度在增大,這與銀行數字化轉型和內部經營變革提速有關。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時代財經指出,本輪高管調整是銀行業業績、數字化和監管要求三重壓力下的戰略響應。一方面,部分銀行營收持續放緩,業績承壓倒逼改革,試圖通過管理層“換血”尋求突破;另一方面,當前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近乎三分之二,迫使銀行引入科技背景高管,重塑業務架構。在此背景下,監管政策周期與管理層年齡周期疊加,國有大行密集補位“70后”高管,城商行“80后”管理骨干崛起,有序推進管理層代際迭代。
5家國有大行年內高管“換血”,人才跨行交流頻繁
作為本輪人事調整的核心陣地,六大國有行年內已有5家發生高管團隊“換血”,多家機構延續了國有大行高管跨行交流的行業慣例。
其中,中國銀行成為變動最頻繁的機構之一,年內已有林景臻、劉進、張小東三位副行長先后因年齡、職務調整或跨系統調動離任,而接棒者中既有內部晉升的武劍,也有建設銀行“空降”的楊軍。
值得關注的是,即將履新中國銀行副行長的楊軍近期引發市場關注。這位擁有近30年建設銀行經驗的“老將”,其職業生涯跨越建設銀行總行風險管理、地方分行管理及資管業務條線,曾主導《商業銀行客戶評價》等專著,兼具學術積淀與實務經驗,此番調任或為中行資管業務注入新動能。
從中國銀行最新管理架構來看,隨著副行長楊軍的到任,該行管理架構將形成“一正三副”的格局。從官網來看,行長是來自交行系的張輝,另外兩名副行分別為來自農行系的蔡釗,以及在光大系有多年任職經驗的武劍。這種多元化背景組合,有助于中行在保持全球化優勢的同時,強化本土市場的綜合服務能力。
薛洪言對時代財經分析稱,國有大行業務線齊全、全國經營,更容易培養出具備管理潛質的高級人才。
其他國有大行同樣動作頻頻,農業銀行年內迎來王文進、孟范君、王大軍三位“70后”副行長,不僅優化了管理層年齡結構,更跨行引入交行、農發行等外部血液,豐富了跨機構管理經驗。其中,王大軍為近期內部晉升,6月23日,農業銀行披露聘任王大軍為該行副行長,其任職尚待監管機構審核。王大軍曾任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行長,廣東省分行行長等職務。而王文進此前曾長期任職于交通銀行,孟范君此前曾長期任職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對于國有大行而言,與政策性銀行人才互換,能夠強化政策資源協同,但或可存在市場化創新弱化的問題。”田利輝向時代財經表示。
建設銀行方面,3月18日,原副行長李運因工作調動辭職;4月18日,原農業銀行河南省分行行長韓靜的副行長任職資格獲監管核準并正式就任。
值得一提的是,2月,郵儲銀行董事長鄭國雨任職資格獲批,結束了該行長達近3年的“一把手”空缺局面。至此,六大國有行董事長全部到位,公司治理結構完成了階段性整合。而交通銀行年內引入具有國家開發銀行背景的副行長楊濤,延續了其近年來與政策性銀行高管雙向流動的傳統。
7家股份行11家城農商行高管變動,緊跟戰略調整步伐
除國有大行外,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及農商行等上市銀行今年的高管調整亦頗為頻繁。其中,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9日,有7家股份制銀行相繼完成人事變動,11家城商行與農商行也同步進行了高管職務調整。
股份制銀行的人事變動很大程度上直接體現業務轉型導向。中信銀行2月迎來新任行長蘆葦,其此前擔任中信信托黨委書記、總經理;3月,該行副行長呂天貴離任,由谷凌云接棒。目前,中信銀行保持“一正四副”管理架構。
平安銀行則于6月引入原平安信托董事長方蔚豪出任副行長,直接指向財富管理業務的擴容需求。招商銀行年內新晉副行長雷財華、徐明杰,均具備零售金融創新背景,契合該行“輕型銀行”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銀行通過內部晉升陳海強任行長,延續了穩健經營風格;而華夏銀行則迎來原北京銀行行長楊書劍“跨行”接任董事長。江蘇銀行、興業銀行等亦在年內完成副行長調整,其中江蘇銀行原副行長周愛國于3月辭任辭職,5月新任副行長楊大威的任職議案獲得通過;興業銀行則于5月迎來女性副行長楊柳,進一步優化管理層結構。
相較于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及農商行的高管調整更突出代際更替特征。
蘭州銀行新任行長劉敏以準“80后”身份掌舵,年內李濤、韓佳峻、盛柏涵3人升任副行長,形成“一正五副”架構,管理層年輕化趨勢顯著。貴陽銀行于6月擬提拔“80后”董秘李虹檠任副行長,進一步印證中小銀行打破論資排輩、加速管理層更新的決心。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向時代財經分析稱,人才跨機構流動有助于互通有無,借鑒彼此的先進經驗更好推進銀行發展。年輕高管思維靈活、有闖勁,或可以帶動銀行激發經營發展活力。
然而,部分銀行的調整也折射出業務轉型期的治理挑戰。杭州銀行行長虞利明因個人原因離職后,董事長宋劍斌暫代履行行長職責,宜賓銀行港股上市不足三個月之際,行長楊興旺突然離任,反映出中小銀行在資本運作關鍵期的治理穩定性壓力。而上海銀行董事長金煜退休后,由原上海農商行行長顧建忠“回歸”接任,則提供了平穩過渡的范例。此外,北京銀行行長戴煒的本地化任職,或現出城商行在區域經濟深耕戰略中,對管理團隊地緣經驗與本土資源整合能力的重視。
此外,重慶銀行、鄭州銀行、滬農商行、渝農商行、西安銀行等機構年內亦發生行長、副行長或董事長變動,顯示中小銀行在市場競爭加劇、監管趨嚴背景下,正通過人事調整尋求新的增長動能。
“不同類型銀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人才策略,在總體提高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通過人才交流互動,招聘專業人才,推進干部年輕化等,可以更好的相互交流經驗,推進銀行特色化發展,在建設好多層次銀行機構體系的同時,推進銀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服務能力增強。”婁飛鵬向時代財經表示。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9-67357-0.html上半年銀行高管洗牌,五大國有行班子換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穩步上升!寧波銀行位列“全球銀行1000強”第72位
下一篇:AMC借道可轉債增持上市銀行再現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