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0日),同濟大學舉行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行動發展大會,聚焦“工程智能引領,新域新質發展”這一主題。會上,學校圍繞“工程智能”系統布局的首批五大研究院宣告成立。
這五大研究院分別是:工程智能研究院、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極端環境建造研究院、自主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航空運輸與低空經濟研究院。這是同濟大學落實落細去年發布的《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的又一重要舉措,是聚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工程相關領域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創新探索。
五大研究院院長分別介紹了各研究院建設方案。
人工智能與復雜工程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工程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同濟大學工程智能研究院以AI4E(AI for Engineering)為核心開展研究與創新,聚焦工程智能基礎模型與工程智能體的關鍵技術突破,結合智能建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汽車及智能制造等垂域開展前沿研究,系統推進工程領域研究創新、產業實踐和人才培養的智能化范式轉型。研究院以“場景引領、機制創新、產教融合”為發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工程智能領域教育-科技-人才-產業四鏈融合的示范基地,為人工智能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全鏈條發展(0→1→N)提供關鍵支撐,服務國家和上海市重大戰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
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介紹了“無界大模型”的核心技術和應用場景。“無界大模型”聚焦“空間智能一體化”核心愿景,貫通感知、認知與行動全鏈條,推動人工智能向認知決策、自主協同躍遷,邁向“理解世界、操控世界、協作世界”的新階段。模型提出“數據驅動—知識引導—物理約束”三元協同機制,構建具身智能體的知行閉環與多智能體協同框架,突破當前大模型在空間理解、任務泛化與多體協作等方面的關鍵瓶頸。通過認知范式重構、智能控制架構設計與人機共智體系構建,提升模型在復雜動態環境中的空間理解與具身推理能力。未來,模型將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城市治理等典型場景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賦能人工智能的真實場景落地與系統化發展。
會上,同濟大學工程智能研究院、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自主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航空運輸與低空經濟研究院分別與相關企業簽約,校企將共同推進創新研究與技術攻關、資源共享與成果轉化、科創平臺共建、人才培養與交流等多維度合作,攜手共筑科創新高地。
當天,五大研究院還分別組織專題研討會,一批知名專家學者為研究院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8-4511-0.html同濟大學官宣成立五大研究院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