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4月8日電(王牧雨)8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改革進行時縣區在落實”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隴南專場在蘭州召開。
會上,隴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榮公布一組數據: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2023年突破600億元,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2024年,統計發布的11項主要經濟指標中,隴南有10項增速高于全國,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66.7億元,武都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億元。在甘陜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區,這座因“山”而興、因“特”而強的隴上江南隴南市正在書寫縣域經濟新篇。
2024年10月16日,隴南市徽縣天池美景。高展攝
隴南全境位于長江流域,北緯33度“魔線”穿境而過,造就了“南北過渡、生物多樣”的獨特優勢。在這里,1000萬畝特色產業基地星羅棋布——武都花椒、文縣紋黨參、成縣核桃等9個“甘味”農產品品牌、321個“兩品一標”農產品享譽全國,形成“一縣多業、一村一品”的山地經濟矩陣。
“我們把‘土特產’做成‘金疙瘩’。”據隴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邱曉旭介紹,近三年隴南實施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計劃,中藥材、花椒、油橄欖等7條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350億元,培育出甘肅鑫晟源、祥宇油橄欖等國家級龍頭企業,帶動19萬戶農戶通過“五有”合作社聯結產業,特色產業對農民人均收入貢獻達4200元。
規模養殖場數量較2021年增長13.3倍,生豬出欄、禽蛋產量增幅全省第一,農產品加工率年均提升3個百分點,隴南油橄欖、武都花椒等“國字號”品牌正通過跨境電商走向34個國家和地區,縣域經濟走出大山。
2024年11月3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一橄欖油產品展區內,顧客挑選橄欖油產品。李亞龍攝
作為甘肅第三個有色金屬工業基地,成縣在“工業主導型+農業優先型”定位中走出差異化道路。數據顯示,該縣地區生產總值從2021年的70.91億元增至2024年的93.2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達22.44億元,工業與農業形成“雙引擎”。
在工業領域,總投資108.6億元的紅川酒業年產1.2萬噸白酒、瑞能礦業年處理150萬噸鉛鋅選礦廠等項目投產,推動礦產加工、白酒釀造等傳統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升級;農業領域,51萬畝核桃、22萬畝中藥材構建起“隴右糧倉”,標準化養殖場達80家,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達7家,一產增加值近三年年均增長6.7%。
當“秦皇祖邑”遇見“三國勝地”,禮縣對秦早期文化與三國文化進行深度挖掘。祁山三國文化產業園開園即成“頂流”,AR導覽、“六出祁山”實景劇本殺等新業態讓歷史體驗年輕化。大堡子山、四角坪遺址兩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4年,該縣接待游客996.9萬人次,旅游收入55億元。
2024年12月6日,隴南市徽縣文池在冬日的裝點下,宛如仙境,展露別樣風姿,吸引眾多游客與攝影愛好者前往賞景。高瓊攝
禮縣縣長劉景原介紹,當地還將非遺皮影戲、春官說詩融入鄉村旅游,建成12個文旅康養示范村,串聯起188處文物點與自然景觀,形成“百里文化旅游經濟帶”,實現“文化資源”向“體驗消費”的轉化。
在隴南,生態既是底色更是底氣,森林覆蓋率全省第一,22家4A級以上景區、13家國家等級民宿構成“全域皆景”格局,康縣入選“中國最美縣域”,兩當縣成為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依托這一優勢,隴南構建“大景區+全域鄉村游”體系,2024年旅游花費達260.41億元,較2021年增長213.37%,文旅康養成為支柱產業。(完)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5406-0.html甘肅隴南:借“山”“特”之勢 讓縣域經濟不“限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