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26日電 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宣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裴曉菲通報最新情況。
裴曉菲介紹,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圍。按照國務院部署要求,今天,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標志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下稱擴圍)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覆蓋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0億噸。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是碳排放大戶,年排放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0%以上。此次擴圍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占比將達到60%以上,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擴大到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類。
根據《方案》部署安排,生態環境部將按照“邊實施、邊完善”的工作思路,分兩個階段穩妥有序推進相關工作,近期將印發關于三個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工作通知,明確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制定、關鍵參數月度存證、碳排放報告核查、核定配額發放、配額清繳等任務及完成時限。
裴曉菲還介紹,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近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簡稱CCER),總計94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完成登記。這是我國自愿碳市場建設取得的重要實質性進展,對于推動和激勵我國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最新統計數據,截至3月25日,CCER累計成交量達133萬噸,成交額為1.05億元。
自愿碳市場是我國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符合條件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經第三方機構審定與核查、注冊登記機構審核后,可將減排量登記為核證自愿減排量,通過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平臺開展交易,獲得減排收益。
此外,新一批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名單發布。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新一批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共557家。包括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等“新四類”開放單位304家,生態環境監測、城市污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危險廢物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等“老四類”開放單位253家。截至目前,全國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總數為2512家,累計組織線上線下開放活動19萬次,接待參訪公眾超過2.4億人次。
裴曉菲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持續深化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引導鼓勵更多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向公眾開放,搭建生態文明教育和公眾參與平臺,廣泛動員企業、公眾攜手共建美麗和諧的生活家園。(中新經緯APP)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4-4709-0.html生態環境部:全國碳市場首次擴圍進入實施階段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