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挖掘、保護和傳承我省豐富的水利文化遺產,弘揚遼寧治水精神,講好遼寧治水故事,省水利廳在全省范圍內啟動水利遺產調查工作。水利部門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提供水利遺產方面的線索。
據介紹,開展水利遺產調查,旨在系統摸清我省水利遺產家底,系統掌握其數量情況、時空分布特點、保護傳承利用、管理現狀及主要影響因素,為準確判斷保護傳承利用趨勢、科學構建保護傳承利用體系提供依據。
水利遺產是指我國人民在長期治水、管水、護水、節水、賞水過程中,特別是在除水害興水利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以物質形態或非物質形態存在的水文系統遺存。我省地處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地帶、東北老工業基地與環渤海經濟帶疊加區域,歷史上既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帶,也是近現代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實踐區域,存在數量較多、分布廣泛、類型豐富、風格獨特的水利遺產資源。
本次調查范圍覆蓋全省,涵蓋工程類和非工程類兩大類水利遺產,其中工程類水利遺產側重調查其名稱、數量、年代、存續現狀等基本情況;非工程類水利遺產中,不可移動水利遺產調查內容與工程類水利遺產類似,可移動水利遺產調查內容包括單位收藏的遺產名稱、類型、活動分布范圍、形成時間、項目表現形式與基本內容、代表性傳承人與傳承群體、傳承方式、傳承實踐單位及其支持力度等。
具體來說,工程類水利遺產包括古代和近現代的防洪堤壩、灌溉渠系、運河、供排水設施、水電站、引調水工程、古井古泉、水利風景區、水文站、觀測設施等。非工程類水利遺產除了包括與水利相關的古建筑、古遺址、石刻碑刻、水文化場所等外,還包括與水有關的古籍文獻、檔案、工程圖紙、詩詞歌賦、書畫藝術品、工藝美術品、老照片、治水工具等實物,以及傳統水利建造技藝、民間水利知識和實踐、與水相關的民俗節慶、口頭傳說、歌謠、表演藝術等。
(遼寧日報記者 胡海林)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3-1441-0.html歡迎提供線索,遼寧開展水利遺產“大摸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