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國核電、浙能電力相繼公告,擬以增資方式參股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分別投資10億元、7.5億元,本次交易尚需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光大證券分析稱,此次戰略投資標志著國內核能"三步走"戰略進入聚變堆實質推進階段,中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布局和投入正在加速。
中國核電作為中核集團旗下核心上市平臺,聯合浙能電力以17.5億元重注押寶聚變能源公司,直接對應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布局。從技術進展看,我國新一代托卡馬克裝置HL-3已實現1.6兆安等離子體電流,EAST裝置創下1066秒長脈沖高約束模運行世界紀錄,技術參數達到商用堆基礎要求。美國NIF裝置雖實現1.5倍能量增益,但考慮激光器能量損耗后仍未真正突破Q>1閾值,這為中企技術追趕創造時間窗口。
作為全球前沿科技,可控核聚變亦是中美科技競爭的重要一環,兩國在聚變技術路徑選擇上形成差異化布局。美國依托私營企業主導緊湊型裝置研發,2024年行業融資達73億美元;中國則通過中核集團整合34家央企及科研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構建全產業鏈攻關模式。
另外,近兩年以來,AI產業的快速發展,AI算力革命正在重塑能源需求結構,數據中心功率密度突破50MW/公頃,傳統能源體系已無法滿足7×24小時穩定負載要求。微軟與TerraPower合作部署模塊化核反應堆的案例表明,核能基荷屬性與AI電力需求形成戰略耦合。機構測算,若按當前AI算力增速,2035年全球核電裝機需增長280%才能平衡需求,這為聚變技術商業化提供明確市場錨點。
展望后市,光大證券分析,2024年全球聚變投資約為71億美元,2031年至2035年有望實現可控核聚變商業化。根據核聚變工業協會數據,全球規劃2035年前建設31臺商業堆,對應2.26萬億元裝置市場,其中,超導帶材(2740億元)和真空室部件(3000億元)構成核心價值環節。落腳到A股市場,核電市場空間巨大,產業鏈投資機會豐富,關注在可控核聚變方面布局領先的相關企業。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7375-0.html“人類終極能源”再近一步!中國核電10億元增資,加速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