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 在“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之際,6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高質效辦好毒品案件 加強禁毒綜合治理”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苗生明介紹,近年來,檢察機關批捕起訴毒品犯罪案件總體呈現持續下降態勢,我國禁毒工作成效顯著。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毒品犯罪5.3萬余人,同比下降14%;起訴毒品犯罪6.5萬余人,同比基本持平。
同時,從檢察機關辦案情況來看,當前毒品犯罪境內和境外、傳統和新型、網上和網下相互交織,境外毒品滲透加劇、新型毒品案件多發、毒品犯罪網絡化更趨明顯,外防毒品輸入、內防濫用反彈的壓力仍然較大。
“高質效辦好毒品案件 加強禁毒綜合治理”為新聞發布會 圖片來源:最高檢官網
苗生明介紹,檢察機關始終保持懲治毒品犯罪高壓態勢,著眼于新情況新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禁毒工作。
比如,福建檢察機關立足沿海區位特點,懲防并舉推動海上跨境毒品犯罪打擊與綜合治理。2021年以來,全省共辦理海上跨境毒品犯罪案件15件130人,涉案毒品達10.5噸。
檢察機關持續加大對涉毒洗錢犯罪的懲治力度。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涉毒洗錢犯罪700余人,起訴1300余人,同比上升2.1%。在嚴打毒品犯罪的同時,強化“一案雙查”,深挖洗錢犯罪線索,及時追捕追訴漏罪漏犯。
比如,四川檢察機關辦理的冉某販賣、運輸毒品、洗錢案,通過徹查毒資流向,將毒販子女、情婦等特定關系人賬戶內的異常資金600余萬元認定為涉毒資產,依法同時追訴毒品犯罪和洗錢犯罪,最終冉某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九年,涉毒資產依法上繳國庫。
針對毒品犯罪隱蔽、證據種類單一、直接證據匱乏、取證難度大等特點,檢察機關著力構建嚴密的刑事指控體系。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對毒品犯罪案件開展自行補充偵查2300余件。
比如,重慶檢察機關辦理的周某某販賣毒品案,對于本人不出面、非接觸式販賣毒品冰毒490余克的“零口供”毒販,檢察機關在引導偵查取證的同時,積極開展自行補充偵查,最終使周某某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
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犯罪檢察廳廳長元明介紹,從檢察機關辦案情況看,傳統毒品犯罪呈現下降趨勢,新型毒品犯罪逆勢上漲,特別是醫用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替代濫用問題突出。個別醫療從業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導致部分醫用麻精藥品管理失控,流入非法渠道,不法分子將其作為傳統毒品替代物濫用,相關案件數量增長較快。
相較于傳統毒品犯罪,新型毒品種類繁多、制作成本低,犯罪分子普遍采取“互聯網+物流寄遞+電子支付”等非接觸方式進行交易,隱蔽性更強,危害性更大。
元明介紹,檢察機關注重審查涉醫用麻精藥品犯罪線索和來源,通過介入偵查、監督立案、追捕、追訴等方式精準打擊毒品犯罪,全鏈條懲治“上下游”關聯犯罪,有力遏制當前醫用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涉毒犯罪案件上升態勢。
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個別醫藥從業人員在管理使用麻精藥品過程中,違反法律規定導致醫用麻精藥品管理失控甚至流入吸販毒渠道的問題,檢察機關及時向衛生健康等部門通報情況,協同多部門全面加強監管,從源頭上堵塞醫用麻精藥品失管濫用,遏制毒品違法犯罪的發生。
針對毒品犯罪人員利用寄遞行業監管漏洞運輸毒品易發、多發的情況,檢察機關持續督促物流寄遞企業、寄遞點、寄遞人員嚴格遵守“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等制度。
元明介紹,下一步,檢察機關將推動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制發司法解釋或規范性文件紓解列管麻精藥品和非列管成癮性物質濫用治理難題。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51121-0.html傳統毒品犯罪數量下降 精準打擊新型毒品犯罪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