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動攤販處買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蘋果15手機(標重170克)驗證對方的電子秤,竟稱出“0.34千克”的重量,這讓他感到很詫異。
之后李先生與商家發生爭執,后又升級至網絡糾紛,一些云南網友稱“‘市斤秤’是當地習俗”,并對該游客出言嘲諷,甚至有當地自媒體公開稱該游客不懂市斤規則似“憨鴕鳥”。
對此,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及文旅局,試圖咨詢相關問題,未獲明確回應。(據4月23日大風新聞報道)
相關頁面截圖
170克的蘋果手機稱出340克,乍一看真有問題,兩者相差一倍,是人們所稱的“五兩秤”。然而,據了解,當地的確有用“市斤”的習俗,特別是在流動攤販這里。如果將計量單位轉換,那就正好相符,流動攤販是老實商家。
當地網友表示,因為大理用“市斤”,商家買來電子秤后會進行調改,以符合買賣雙方的認知。但是,秤上的“千克”標識又不好改,主打一個雙方知情。不過,在外地網友看來,170克等于340克,無論如何是一個荒謬的說法。
客觀來說,一些當地網友借此來攻擊李先生,確實沒有必要。另一方面,情況到底如何,網友更不必地域化,認定商販一定有問題、大理古城怎么樣。這樣,就容易跑題,激化雙方矛盾,對消除誤會、化解糾紛無益,還會造成負面影響。
相關視頻截圖
必須強調的是,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的《非法定計量單位限制使用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除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以外的其他計量單位為非法定計量單位。由于“市斤”并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一些地方紛紛發布通知,禁止經營者在貿易結算中使用“市斤秤”。
使用“市斤秤”的容易造成歧義,再加上使用“市斤秤”需要調改,也容易給違法經營者作弊的空間,這些是客觀存在的。
在此事中,要消除疑問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參考西瓜的市場價格。不管是用“千克”還是“市斤”,只要攤販售賣的價格與市場上其他商戶相當,就能表明他沒有宰客。如果雙方理性冷靜溝通,現場就可以化解糾紛,不至于鬧到網上,造成對立情緒,打起口水仗。
現在,外地網友認為當地網友在“洗地”,本地網友則認為外地網友在搞“地域炮”,雙方吵得不可開交,李先生也是一肚子氣。對此,當地權威部門就有必要進行調查處理,看到底是攤販“玩稱”,還是因為習俗造成雙方存在認知鴻溝,給公眾一個說法,以平息網絡爭議。
當然,澄清一個事實不算什么,如何消除誤會背后的隱患就值得重視。大理作為一座旅游城市,不管是店鋪還是流動攤販,還是應該按照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來交易,當地有關部門不妨以此為契機,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切合可行的方案,改變市場上普遍使用“市斤秤”的現狀。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5969-0.html極目銳評丨在大理古城,170克的蘋果手機稱出340克,是道德問題還是習俗鴻溝?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武漢已經入夏了?近75年來最早!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