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廣州報道
4月9日,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產品與服務新聞發布會在穗召開,會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曲曉杰發布了8個行業大模型,30個應用場景,29個解決方案,13款智能終端。他表示,近年廣東持續關注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更加強調應用場景開放和提質降本增效。
據悉,會上發布的8個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主要來源于工業、教育、安全、醫療、文旅、合規、知識問答等領域,它們均已在相關領域初步應用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在工業領域,博依特推出全球首個制漿造紙行業工藝大模型,使平均生產效率提升10%、制造成本下降4%;在教育領域,像素格物大模型節省了教師約30%的作業批改時間、降低了約20%的教育資源制作成本。
曲曉杰認為,算力、芯片和大模型是人工智能行賦能千行百業的基礎底座,廣東有華為昇騰這樣優秀的計算芯片,也有騰訊混元這樣自主開發的通用大模型,廣東將以此為底座來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開源生態建設,夯實產業支撐。
有了優質大模型之后,就可以在具體場景中去支撐應用。因此,廣東遴選出了30個應用場景,特別是在工業領域梳理了電子信息、汽車、機械裝備、紡織服裝、家電等10大細分行業的研發、生產、質檢、管理等全流程場景。
在需求側出現大模型和應用場景,還需要在供給側有優秀的解決方案。對此,廣東還發布了29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
例如,在醫療領域,相關解決方案主要解決報告生成緩慢、報告解讀準確性低、咨詢效率低等痛點,金域醫學的智能體應用將病理報告生成效率提升了70%;在交通領域,有關方案主要對準傳統智駕的信息傳遞減損、依賴高精度地圖、難以應對復雜路況等痛點,元戎啟行高階智駕平臺在復雜城市道路的選路準確性達96%……此外,在工業、生活、教育、能源、農業、商業服務、城市治理、跨行業應用等多個領域也涌現出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此外,終端產品功能、形態也將迎來顛覆性變革。會上也發布了13款智能終端產品。例如,虛擬現實終端方面,AI裸眼3D顯示器、VR自適應智能感知裝備、具身智能機器人手臂操作桿等產品品類多樣,此外,還有腦機AI鼠標、自主飛行無人機以及動態交通AI機器人等多元產品。
“AI不僅能重新定義終端產品的形態,還將賦予其主動感知、多模態交互、自主學習進化等功能,它將深刻影響全球電子信息產業格局。”曲曉杰表示,廣東作為全球主要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制造基地,相關營收占全國三分之一,貢獻了全國接近50%的利潤,因此也高度關注并且警惕AI帶來的新一波變革,從2023年起就一直組織終端產品制造企業緊緊圍繞人工智能技術跟進和提升,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刻滲透、融合創新到終端產品生產的全流程。
他介紹,未來廣東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統籌各類資金傾斜,建設一批人工智能終端產業園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芯片,實施“廣東強芯”工程,支持AI終端企業適配以開源鴻蒙為技術底座的操作系統,構建統一的技術框架與接口規范,集成系統組件和工具鏈;定期遴選發布AI應用場景和產品清單,分行業召開供需對接活動,加速AI新技術、新產品落地應用。
此外,廣東還將建設高水平產業平臺,創建人工智能終端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支持高端企業牽頭或者參與組建AI終端產業聯盟,推動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工程化攻關及成果轉化。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4755-0.html8、30、29、13……廣東AI集體亮相!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