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這些標準主要聚焦民生關切和產業發展需求,標準之間相互銜接,協同管控食品安全風險。
來源:新華社
保質期標“到期日”更直觀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新國標對食品日期的標示也發生了很多重要的變化,如要求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以“到期日”的形式標示,消費者不再需要自行計算保質期,保質期信息展示更為直觀。同時規定保質期6個月以上的食品可不標示生產日期,僅標示食品保質期和保質期到期日。
新標準與國際接軌,為了避免食物浪費,規定了食品生產者可根據食品屬性、食用特征等自愿標示預包裝食品的“消費保存期”,作為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供消費者參考。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定要按照標簽標示的貯存條件存放食品,不恰當的貯存會縮短食品保質期,影響食品安全和質量。
禁止再使用“零添加”等用語
很多食品企業利用消費者追求“天然”、不喜歡食品添加劑的心理,采用“不添加”“零添加”等聲稱吸引消費者購買。為了避免這些聲稱對消費者的誤導,新的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明確提出,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
“不添加”只是對于生產過程的描述,與食品終產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
以某款“果汁飲料”舉例,飲料的標簽上寫了“不添加蔗糖”,但其實蔗糖只是“糖”這個大家族中的一種,同時果汁中本身含有大量糖分,因此這類產品所聲稱的“不添加蔗糖”,絕不等于產品中不含有糖,容易誤導公眾。
有些含糖飲料會使用“不添加甜味劑”的聲稱吸引消費者,卻造成了消費者認為產品中沒有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誤解。
更有產品會聲稱不添加某單一品種的食品添加劑,如不添加某一種甜味劑,實際使用了其他甜味劑作為代替,影響了消費者的正確認知。
食品標簽將“可聽”“可播”
食品標簽信息看不清?以后用手機掃一掃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食品數字標簽,同時可通過頁面放大、語音識讀、視頻講解等多種功能了解食品信息。
根據新版的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數字標簽將陸續應用到各類食品包裝上,避免部分消費者因字體小而找不到、看不清食品標簽的問題。
“數字標簽沒有版面限制,食品的配料表、貯存條件、營養成分等信息將更加便捷易獲取。同時,也可以豐富監管手段。”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一室副主任于航宇介紹。
極目新聞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網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3578-0.html禁用“零添加”,標簽“可聽可播”,“到期日”更直觀……50項食品安全新國標來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