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底座,是云計算、AI 技術的核心。“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軟件定義”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特征和新標志。現如今,更多“軟件定義”賦予了企業新型能力,軟件能力已成為工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日前從漢桑科技了解到,在音頻行業,漢桑科技正用“軟件定義音頻架構”,開辟了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為行業發展探索了更多可能。
從硬件定義到軟件定義
漢桑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進入21世紀,無線和網絡音頻技術的發展使得音頻設備之間的連接更加便捷和自由,推動了音頻設備的便攜化和智能化。但幾十年來,音頻系統一直依賴于微控制器(MCU)、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以及第三方專用功能模組等硬件堆疊。隨著AI技術不斷拓展創新邊界,設備更新換代周期長、成本高昂、架構復雜,且擴展性和靈活性嚴重受限等硬件架構的弊端已難以支撐未來的創新需求。
漢桑科技前述人士表示,進入新時代的音頻行業,音頻系統的功能未來將由軟件自由塑造,用戶的體驗也將變得更加智能、靈活而豐富。軟件定義已成為行業未來的必然。他解釋,相對于硬件架構,在軟件定義架構下,音頻處理任務可以通過軟件來靈活控制DSP 算法、音頻路由,甚至復雜的音頻矩陣都可以在軟件層面進行調整,實現功能的持續優化與迭代,徹底擺脫硬件鎖定的桎梏。同時借助AES67協議等先進的音頻IP化傳輸技術,音頻系統能夠打破傳統線纜的束縛可以更自由地部署,甚至支持無限擴展,在不同房間、不同建筑,乃至全球范圍內,實現高效、精準的同步播放。更重要的是,軟件定義架構打破了傳統集中式控制的限制,使系統更具韌性和安全性。
從單一產品到全場景智能生態
不僅如此,漢桑科技在業界還率先提出“軟件定義音頻架構”的理念,并以 XPERT 平臺為載體,開辟了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
XPERT 平臺通過將多音頻流傳輸、DSP算法、網絡音頻傳輸(AoIP) 音頻路由及集群管理等關鍵功能集成于單芯片系統(SoC)中,打破了傳統硬件的種種束縛。借助這一平臺,系統的開發與升級只需通過軟件更新即可實現,無需更換繁復的硬件設備,這不僅大幅降低了物料成本和硬件開發成本,也使得音頻系統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長,同時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顯著降低成本的基礎上,XPERT平臺還為音頻系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擴展性。傳統基于FPGA的音頻矩陣以及專有電纜協議常常使系統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時顯得捉襟見肘。而通過IP網絡傳輸技術的應用,XPERT平臺實現了無限擴展和分布式音頻系統的無縫連接。無論是家庭多房間音頻系統還是跨建筑、跨區域的大型商業音頻網絡,這一架構都能輕松應對,確保各個節點之間實現實時、穩定的音頻同步。
以XPERT平臺為核心,漢桑科技將AI聲學增強、空間音頻等前沿技術融入產品,滿足用戶對個性化與沉浸式體驗的需求。例如漢桑科技的SAV-1系統則通過與智能家居設備聯動,實現了聲音與光、電、安防等系統的協同控制,推動音頻從“獨立功能”向“場景服務”轉型;SD-1系統則通過整合多房間音頻、家庭影院與智能家居控制,以一臺設備取代傳統多設備和復雜架構,滿足用戶對極簡設計與沉浸式體驗的雙重追求。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ISE展會上,漢桑SD-1全屋影音系統憑借“極簡硬件+智能軟件”的創新模式,得到眾多客戶的肯定和業務合作。
軟件定義音頻,誰來定義軟件?一個統一、開放的標準或許正是音頻行業迎接未來挑戰的關鍵。一直以來,漢桑科技倡導推動統一的開放標準,簡化跨品牌設備互聯,為行業提供“通用語言”。正如漢桑科技副總裁Helge Kristensen所說:“相信未來隨著軟件定義技術和開放標準的不斷成熟,音頻行業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音頻行業的新時代,本質是技術、需求與生態的協同進化。在軟件定義架構解放了硬件束縛后,行業將開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中國經濟新聞網)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2730-0.html“軟件定義”賦能音頻行業,漢桑科技給“聲音”更多可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