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尚有三分火氣,老實不等于任人欺負。
一、“大衣哥”忍無可忍,將網暴者告上法庭
“大衣哥”朱之文這個名字,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2011年,他憑借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在選秀節目中一戰成名,隨后登上春晚舞臺,成為家喻戶曉的“草根明星”。
圖源:星光大道
圖源:2012年央視春晚
然而,成名后的大衣哥并沒有因此過上光鮮的生活,反而陷入了無休止的騷擾和網絡暴力之中。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即使是火遍大江南北的網紅,在網絡暴力面前終究還是個脆弱的受害者。
2025年2月18日,忍無可忍的朱之文拿起了法律武器,以侮辱誹謗為自訴案由,將一名網暴者起訴至徐州經開區人民法院。
圖源:抖音
這場持續了四年的網絡暴力,始于2020年4月。
一名50歲左右的中年女性博主,出于某種不為人知的目的,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大量針對朱之文及其家人的惡意視頻。
這些視頻內容極其惡劣,不僅將朱之文的頭像P到他人的身體上,編造其出軌、家暴等虛假丑聞,還對他的兒子、兒媳進行無端攻擊,甚至辱罵他未滿周歲的孫子。
在其中一條視頻中,她將朱之文P成一個嬰兒,躺在陌生女人懷里,配上“朱家三代沒文化”的侮辱性字眼。
這些視頻不僅嚴重侵犯了朱之文及其家人的隱私,更對他們的人格尊嚴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圖源:新華日報
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朱之文在2024年5月找到了律師團隊,對這些惡意視頻進行了公證。
經過調查,律師團隊發現該博主自2020年起共發布了290條類似的惡意視頻。
其中,有29條視頻的播放量超過5000次,最高的一條播放量高達21萬次。
據律師團隊所說,根據法律規定,這些行為已經構成了侮辱誹謗罪。
于是,朱之文決定以刑事自訴的方式,將這名網暴者告上法庭。
然而,起訴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案件的管轄問題,朱之文的律師團隊輾轉了三個法院,最終才在徐州立案。
圖源:新華日報
事實上,這并不是朱之文第一次選擇與網暴者對簿公堂。
此前,他已經有過三次起訴網暴者的經歷,其中一次對方甚至被判刑四年。
不過,這些經歷顯然并沒有讓這位50歲的網暴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直到到了庭審中,她才開始辯稱自己“一時頭腦發熱”,并沒有從中獲得任何經濟收益。
她的丈夫也曾聯系朱之文的律師團隊,表示歉意并希望和解。
但大衣哥的態度異常堅定,他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調解”,要求依法追究對方的刑事責任。
“我不認識他,他也不認識我,為什么要在網上胡說八道。”
朱之文板起臉說:“你攻擊人家幾年了,一聲對不起算完了,哪有這種事。”
在他看來,法律的公正審判才是對這種惡劣行為的最好回應。
據律師團隊透露,朱之文之所以如此憤怒是有原因的。
在律所剛接手案件時便通過起訴平臺,得到了發布P圖視頻的賬號所有者的個人信息。
隨后平臺多次封禁了該賬號,但一旦解封,她就接著發。
律師表示,“私信、加微信、打電話,多次嘗試聯系,對方均沒有回復。”
在當時,朱之文的態度是“不想把事情鬧大”,“發的視頻不實,趕快刪掉,就什么事都沒了。”
顯然,對方并沒有“來得及”接受朱之文的好意,正因如此,面對庭審上姍姍來遲的道歉,朱之文選擇硬鋼到底。
因為他想明白了,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成名14年,大衣哥過得其實并不算好
事實上,不只是網暴,朱之文成名這么多年來,過得一直不算太好。
成名后的朱之文,生活被全面入侵。
他的家門成了“網紅打卡地”,家門口常年蹲守著直播者,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有的甚至租房長居在他的老家朱樓村,只為拍攝他的生活瑣事。
圖源:海報新聞
為了躲避這些無休止的騷擾,朱之文不得不爬梯子去兒子家,還在大門外安裝了監控,過著“防賊式”的生活。
他曾無奈地表示:“我們家像個公園,誰來都可以。”
這種被圍觀的生活,讓他連最簡單的日常活動都變得困難重重。
然而,騷擾只是冰山一角,朱之文還面臨著道德綁架與勒索的困境。
在成名后不久,村里出現了一位殘疾人堵在他家門口,張口就要50萬,聲稱“你火了,跟我有關系,所以你得給我錢”。
面對這樣的無理要求,朱之文只能報警,但對方卻躺在地上撒潑打滾,讓他哭笑不得。
村民們也在此期間紛紛上門借錢,理由五花八門,從做生意到娶媳婦,借出去的錢卻有去無回。
朱之文曾回憶,一年借出去的錢高達百萬,卻從未有人主動歸還。
而當他拒絕借錢時,卻會被村民罵“小人得志,富貴忘本”。
這種“借了不還,不借被罵”的困境,讓他陷入了兩難。
更讓朱之文痛心的是,他的家人也深受其害。
兒女們因為謠言不敢出門,兒媳被惡意編排,甚至他的孫子也未能幸免。
朱之文曾多次表示:“罵我可以,別傷害孩子。”
然而,網暴者卻毫不留情,將攻擊的矛頭對準了他的家人。
這種來自網絡的暴力,不僅摧毀了他的精神防線,也讓他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長期的網暴和無休止的騷擾,讓朱之文的心理壓力巨大。
哪怕在此次事件開庭的前一晚,他都還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圖源:微信
他曾說:“我現在特別心灰意冷。”這種精神與生活的雙重崩塌,讓他幾乎失去了生活的樂趣。
盡管如此,朱之文依然扎根鄉土,保持著對家鄉的深厚情懷。
成名后,他沒有選擇搬離農村,而是用自己的收入為家鄉修路、建廣場、捐款做公益。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他為家鄉的捐款已超過200萬元。
然而,這些善舉并沒有換來村民的理解和感激,反而還被嫌棄“修得不夠”。
而在他剛成名時村里為他立的“之文路”石碑,也在某一個深夜被砸得粉碎。
村民們似乎認為,朱之文的善舉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一個個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他成名之后的辛酸與無奈。
真正的善良和質樸,不應該被如此踐踏的。
三、褪去網紅光環,一個農民的樸素愿望
在庭審過后,朱之文道出了自己的心聲:“要是社會上把朱之文這個名字忘掉,網上沒有朱之文及家人的任何消息,這樣的生活是過到天上去了。”
朱之文的理想生活,其實很簡單:回歸田園,種地、養雞喂鵝,過上一個普通農民的日子。
在面對新華日報的提問時,他表示,自己最喜歡的時刻,是清晨在菜園里勞作,或者午后抱著孫子曬太陽。
對他來說,幸福并不是名利的堆積,而是腳踏實地的生活。
而朱之文對財富的態度,更是與眾不同。
他沒有對財富的渴望,甚至拒絕了直播帶貨和商業代言的機會。
他曾說:“我不缺錢,但怕產品出問題壞了我的名聲。”
他深知,自己的名聲是多年來積累的信譽和形象,一旦受損,將難以挽回。
據新華日報介紹,與許多網紅不同,大衣哥朱之文在成名后并沒有選擇進城買房換車,享受奢華的生活。
相反,他更多地是選擇向上述提到的那樣,用自己的收入為村里建廣場、修馬路、捐款做公益。
這些年來,他為家鄉做了很多好事,卻從未因此而炫耀。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的農民歌手,卻一次次被人欺負,甚至被網暴者逼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他的遭遇,讓人不禁想問:難道善良和老實,就該遭受誤解和攻擊?
從草根逆襲到網暴纏身,朱之文的反擊不僅是在為自己正名,更是在為大家敲響警鐘:
流量至上,不等于為了流量可以為所欲為。
網絡發達,不等于言行舉止可以不用背負責任。
本文鏈接:http://www.020gz.com.cn/news-1-41411-0.html被網暴多年,網紅“大衣哥”徹底怒了,已經鬧上法庭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不代表本站觀點,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
點擊右上角QQ
點擊瀏覽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
”按鈕